李边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李边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 2021年11月30日 11:05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导读]李边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中国铁合金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11月23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在全联冶金商会2021年第二次理事会暨民营钢铁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表示。

资源循环利用拓展降碳路径

李边卓介绍,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碳达峰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标志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式由目标愿景转向具体行动,展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意见》和《方案》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十方面重点任务。其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明确指出要抓住资源综合利用这个源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

“这为新时期持续做好循环经济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李边卓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受所处发展阶段、资源能源禀赋等因素影响,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需要克服更多挑战、付出更大努力。

资源循环利用拓展了降碳路径。“根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布的《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研究报告(1.0版)》,保守测算,仅对比生产环节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十三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达25%。”李边卓表示。

钢铁业高质量发展应从五方面着手

李边卓表示,我国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密集型行业,是我国制造业领域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目前距离2030年实现碳达峰还有不到10年时间,对于以碳排放强度大的长流程粗钢产能占主导的我国钢铁行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面临4个问题:一是钢铁行业的排放机理复杂,每个环节都产碳;二是钢铁产业总量太大,占全球的57%;三是钢铁企业太多,具有冶炼能力的企业达500多家,且结构、水平差异大;四是能源结构高碳化,煤、焦炭占能源投入的比例近90%。“这是目前钢铁行业最大的难点。”李边卓说。

就在11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需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促进钢铁企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李边卓认为,当前,基于钢铁生产的原理,通过先进技术进一步挖掘传统生产流程的节能减排潜力已非常有限。只有在进行突破性技术研发、变革工艺流程的同时,融合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压缩产量,调整工艺结构,增加废钢应用,优化长短流程炼钢比重,推进兼并重组等策略,才能扭转钢铁产业高碳排放格局,实现“双碳”目标。

对于钢铁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李边卓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如提高废钢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高电炉钢比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率先发展短流程炼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例,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二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钢铁产业具备和相关产业及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比如钢铁和建材、化工,可以推动区域能源整合,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降低全社会的碳排放。

三是提升能效及节能效率。例如应用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促进高能效排放工艺,装备、管理技术创新开发及应用;推动数智化技术与钢铁制造过程的融合,加快实施智慧制造,实现生产操控集约化、少人化、远程化,减少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四是加快低碳突破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氧气高炉、氢冶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创新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突破性的低碳创新技术。

五是加快体系和制度建设。围绕建筑、交通、能源、桥梁等重点行业需求,从材料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评价出发,开展钢铁产品绿色设计;鼓励企业建立全流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体系,进行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碳排放分析;在技术稳定可靠、经济性合理的前提下,推动相应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加快低碳冶金技术的推广应用;聚焦全球冶金同行、上下游企业、装备制造商、研究机构等钢铁生态圈,共同搭建绿色低碳冶金开放共享合作平台。

李边卓表示,11月18日由中国宝武倡议并联合全国钢铁业及生态圈伙伴单位共同发起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此联盟由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62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组成,目的是为了聚集全球的钢铁业及上下游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研发资源,合作开展基础性、前瞻性低碳冶金技术的开发,促进技术合作、技术交流、技术转换,促进低碳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形成钢铁低碳价值创新链,推动钢铁工业的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冶金报

  • [责任编辑:zhaozihao]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