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二五”(2011年-2015年)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李毅中说:“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主要目标,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总体而言,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粗放型发展模式仍未根本转变。”李毅中认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突出重点。
李毅中表示,目前中国工业结构调整面临两大突出难题: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投资、布局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除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外,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也正在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和配置效率低下。
存量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比重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已难以为继。铁矿石、石油、铜、铀等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潜在风险日益加大。
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将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11172万吨、6683万吨、10538万吨、663万吨、34000万吨和1030万吨,约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
“在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工信部主要从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两个方面着手。”李毅中说。
“调整存量,包括加大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品种质量并加强自主品牌创建,推进技术改造等。”
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致力于制订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标准,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同时,将完善落后产能界定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并坚决防止落后产能转移。
此外,中国将实行质量品种国家战略,建立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更好地拉动和促进消费。企业技术改造方面,中国将鼓励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以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
据李毅中介绍,在优化增量方面,“十二五”将有四大重点: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投资结构,控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完善产业政策功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调整生产力空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李毅中同时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四项工作要点。
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系,在不脱离现有工业基础的前提下,重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催生和发展新兴产业;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注意市场准入、技术标准、发展规划等政策配套和要素整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商业、金融、信息等服务,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市场环境。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同时,工业化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信息化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而毫无疑问,市场化和国际化是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李毅中表示,工业化进程加快,也将加大反哺农业力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