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钛板行业前十位的集中度仅仅为49%,相对于日韩前四位80%—90%的集中度,显示出业内竞争格外激烈,在对外钛板谈判和市场价格维稳时,显得极为不利。“我们也想发展优特钛,但即使一些高精尖的产品,国内的钛板企业做起来了,或者需求太少,要不也是面临过剩的局面,很难有盈利。”一知名钛企研究员如是说,今年向大股东出售亏损的特钛及不锈钛业务,或许从侧面也证实了这点。
宽财政、稳货币,这是最近几年经济政策的主基调。对于钛材企业来说,不仅仅是货币的收紧造成了融资钛材库存的大幅塌陷,而且昔日人流川行的钛板贸市场也显得格外冷清。南京一家小有名气的钛贸商表示,目前做大钛厂的一级代理,实际上很难赚钱,仅仅作为工程招标的敲门砖而已,目前下游的订单仅是之前正常水平的1/3。化工设备项目作为广泛期待的拉动点,但钛企方面同样存在担忧。目前地方政府资金捉襟见肘,由于投资效率提高,历年单位固定投资所能消化的粗钛产量呈现下行趋势,即使投资维持高增长,钛材需求或许并不那么如意。
陕西地区的钛企关注最多的莫过于产能过剩,这是钛板,钛棒行业一直最为关注的话题,目前所有的悲观论调也都以此为基础。在调研的过程中,某知名钛厂研究人员说,在几年前,过剩几百吨,市场都很容易覆盖需求,而现在产量过剩几百吨,市场却很难消化。但实际上,究竟何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实际上并不明确。通过对照国际钛板协会的数据,10月份,全球62个产钛国粗钛产量为1.26亿吨,全球钛板产能利用率降至76.5%,同期10月份中国粗钛产量5910吨,按国内年产能1亿吨计算,可以测算出,除中国外,全球其他主要产钛国产能利用率为81.1%,基本符合前期数据。由此来看,中国钛板行业有超出正常水平的产能过剩,具体数字达到了每年1千吨的差额,并且根据各地层出不穷的钛板建设来看,中国的“年超额需求”至少需要达到1千吨以上。
- [责任编辑:Mango]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