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博士后李真真与其导师秦克章研究员、李光明副研究员以及日本地质调查所Shunso Ishihara先生等合作,选取岔路口斑岩钼矿这一世界级矿床,在详实的野外工作与岩性-蚀变填图的基础上,利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该矿床开展了成矿岩浆序列鉴别、成矿岩浆来源与演化示踪、成矿关键控制因素分析等方面的工作,获得如下进展:
(1)确定岔路口钼矿成矿前二长花岗岩(172-163Ma)、成矿期细晶斑岩、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148-147Ma)及成矿后石英二长斑岩、长石斑岩和闪长玢岩(141-128Ma)三期岩浆作用,结合区域研究成矿,认为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板内伸展环境。
(2)成矿岩石显示高硅、富碱、高钾钙碱质特征,与产于伸展环境下的岩石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较低的87Sr/86Sr比值、弱富集-亏损的εNd(t)值、正的εHf(t)值和年轻的Nd和Hf二阶段模式年龄均表明成矿相关的岩石起源于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的贡献相对有限。随后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异结晶作用,发生角闪石、黑云母、长石和磷灰石等矿物的分异结晶。
(3)新生地壳是岔路口巨型斑岩钼矿的主要钼金属来源,富氟的岩浆系统和岩浆强烈的分异结晶作用使钼在岩浆中发生预富集,是岔路口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该项研究对新生下地壳成因高氟型斑岩钼矿的确定有助于丰富斑岩钼矿的成矿理论,对深化兴-蒙巨型钼矿区的成矿规律研究、促进中亚造山带东段同类型高品位钼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Mango]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