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每天生产的“三废”(废渣、废气、废水)数以万吨计,如果不处理,废渣会堆积如山,废气会污染空气,废水会污染河流侵噬大地。如何处理好“三废”,成了各地工业园努力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20多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强强联合打造循环经济新模式,就企业“三废”(废渣、废气、废水)相互循环利用达成统一意见,形成一条绿色发展的“生物链”,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废气脱硫产原料
初春的早晨,一股浓密的花香扑面而来,远远望去,在滨江公园里,很多人正在忙着晨练。“空气好了,出来锻炼的人也就多了。”家住崇滩的李泽英说,以前出来天空灰蒙蒙的,现在又能看见蓝天白云了。
大龙开发区在工业发展初期,曾一度忽略环境保护,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2006年以来,大龙工业园区内的红星锰业集团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研究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从此开启了开发区环境保护新理念。循环利用新模式主要原理是将烟气中的硫利用化学反应“脱”出来,既得到了高纯硫酸锰原材料,又防止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一举两得。该项目2012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从红星锰业得到启示,大龙发电、汇成新材料开始“联姻”,将大龙发电燃烧煤产生的含硫废气输送给汇成新材料,与含锰溶液反应,既消除了排放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又产生了新产品硫酸锰。
目前,正在修建的西南能矿煤电锰一体化项目,也是采用废气脱硫“废变新”这一循环路线——— 将煤发电,除“废”得锰,从而实现煤电锰一体化。
工业废渣变原料
以前,在大龙工业园,工业废渣的排放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如今这些废渣却成了“抢手货”。
在龙井坪和达·未来城,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看着如此漂亮的建筑,谁能想到这些建筑使用的墙体砖,就是工业园区生产留下来的“废渣”。
修建和达·未来城所使用的墙面砖来自于崇滩工业园的艺丰砖厂,原材料则来自大龙发电产生的废渣。“我们公司的原材料,是大龙发电厂留下的粉煤灰以及红星锰业留下的工业废渣。每年消耗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 22.28万吨,脱硫石膏30万吨。废渣的循环利用,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亿丰砖厂总经理黄绍虎说,企业之间自发“结亲”,形成一条废弃新用的产业链。
位于玉屏县田坪镇的科特林水泥厂,年产水泥120万吨、工业产值4亿多元、创税费约4000多万元,是大龙循环经济圈的重点企业和贵州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该厂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从大龙红星锰业、大龙发电、重力科技运来的废渣。
“我们每天收集废渣后卖给科特林水泥厂,每年可以产生3亿元的经济效益。”大龙发电副总政工师宁四海说。
工业废水再利用
2013年落户大龙开发区的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喝”废水的企业,它的“口味”很特别,只要是重金属废料,一律“通吃”。
“像银星汞业生产的污水中含有氯化汞,我们通过处理,提炼出汞作为原材料,并将净化的水质流回生产管道。”重力科技环保公司一部门负责人刘华说,自2013年以来,公司每天回收利用38.7吨废水,每年回收利用含汞危险固废物5.6万吨,获经济价值15亿元以上,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含汞固废回收处理中心。
正是有了重力环保科技公司的入驻,大龙开发区内的企业就再也没有“废水”排放了。
贵州大龙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大龙开发区崇滩工业园,是一家着力打造“大铁品牌”系列产品的企业。该公司生产加工铁合金时温度可达到1000℃以上,为防止水蒸气肆意排放,该公司将水蒸气收集后卖给红星锰业。“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除了自己收集水蒸气外,每年从铁合金、大龙发电等企业购买的水蒸气要花费5000多万元。”红星锰业党委副书记刘咸夏说,企业联合发展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来源:铜仁网 仅供参考)
- [责任编辑:Sophie]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