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业行业还要“冷”多久

我国矿业行业还要“冷”多久

  • 2015年08月13日 09:12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铁矿石
[导读]   7月,既是高温酷暑天气的开始,又是相关部门晾晒“成绩单”之时。然而,对正处于寒冬期的中国矿业行业来说,今年7月的持续高温非但没有给其带来一丝“热意”,反而随着相关数据的发布,让其感受到了彻骨的寒冷。
 
 
  7月,既是高温酷暑天气的开始,又是相关部门晾晒“成绩单”之时。然而,对正处于寒冬期的中国矿业行业来说,今年7月的持续高温非但没有给其带来一丝“热意”,反而随着相关数据的发布,让其感受到了彻骨的寒冷。
 
  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采矿业增加值仅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实现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近60%。但这还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矿业行业已处于开始回升的最低谷。
 
  “考虑到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其他经济体又不能接起中国对矿产资源刚性需求的接力棒,中国矿业行业至少到2017年才可能出现复苏。”在近日与北京国际矿业城举行的中矿开源矿业产业并购基金启动仪式上,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的一番分析,给似乎看到曙光的中国矿业行业又蒙上了一丝阴影。
 
 
  可以说,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矿业行业先自煤炭行业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以来,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迅速在其他行业引起连锁反应,即便是最被看好、多年来十分坚挺的黄金,也低挡不住下滑的趋势“跌跌不休”到了接近成本价。
 
  否极泰来,最坏的时候也往往是好的开端。然而,我国矿业行业虽然经过了近3年来的持续下滑和深度调整,但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转机的迹象。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发的《地质调查动态》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产业结构正经历着新一轮调整与优化升级,中国对众多矿产品需求的增速明显下滑,有的甚至出现需求总量下降。受此影响,全球矿业已连续4年呈现出下行态势,有的矿种,如金、银、铝、铅、锌价格,已然接近或达到其平均生产成本,如果价格继续大幅下跌,整个产业都将面临风险;另一些矿种,如铜、镍、锡价格,则继续下行,震幅仍然较大。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1~6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2%,比1~5月份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1~6月份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26058.6亿元,同比下降15.4%。
 
  而作为行业晴雨表的固定投资也在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5261亿元,同比下降7.7%,降幅收窄1.4个百分点。此外,与采矿业相关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幅略有收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降幅扩大,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幅扩大。
 
  至于采矿业的利润总额,今年上半年几乎也是“全军覆没”,除非金属行业尚能确保“城门不失”外,其他行业利润降幅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441.8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1~5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396.1亿元,同比下降58.8%。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个行业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200.4亿元,同比下降6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628.9亿元,同比下降68.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186.4亿元,同比下降47.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213.9亿元,同比下降17.4%;非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165.5亿元,同比增长4.6%。
 
  而现实情况似乎比官方公布的数字更严峻。中国矿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煤炭企业不仅限产压产,而且还采取了停产放假的“应急”措施。河南禹州矿区的一些资源整合煤矿,尽管当地政府已准许复工技改,但没有一家愿意开工。即便是前些年一直正常生产的国有煤矿,今年下半年以来,因为亏损严重,也开始纷纷主动停产放假。
 
  这种情况并非孤例。据了解,今年以来,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这些产煤大省,原煤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主要原因也在于众多煤矿的停产放假。
 
  煤炭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和煤炭货款拖欠额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煤炭企业入不敷出,煤矿工人工资下降明显,一些煤矿甚至开始拖欠职工工资。
 
  与煤炭行业“难兄难弟”的钢铁行业,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有着“煤城钢都”之称的辽宁本溪市,今年以来,除本钢下属的铁矿石企业外,其余众多的铁矿石企业均因亏损严重而被迫停产。
 
  位于山东境内一央企下属的矿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就开始出现亏损,每生产一吨铁精粉要亏损100多元。因为是国有企业,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职工就业,才不得不硬撑着生产。
 
  “我们采取了优化采选工艺、节能降耗、减薪等多种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但因开采方式和铁矿石品位制约,注定还要亏损。如果这种情形迟迟不能扭转,我们迟早也要停产放假。”该负责人无奈地说。
 
  全球矿业继续趋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势下,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现实,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依托其他新的经济体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
 
  然而,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期转入中速增长期的“换挡”期间,却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担当起对矿产资源刚性需求旺盛的重任。全球经济增速结构性放缓,美国经济仍在复苏调整,欧元区和东南亚经济也面临着动荡风险。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导致了全球矿业行业的持续走冷。
 
  据《地质调查动态》显示,截至2015年5月,全球矿业活动指数(PAI)已跌至41点,达到近3年的最低位;SNL金属指数价格也几乎下行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矿业市值近半年有所回升,但远不及去年同期。全球矿业继续呈现出趋冷态势,尚未出现好转迹象。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然而,当前的矿业形势让许多矿业公司的负责人甚至一些业内专家都产生了悲观情绪。“当前的矿业到了最低点了吗”、“矿业何时才能复苏”,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业内人士在各个场合交流的主题就是最好的佐证。
 
  《地质调查动态》分析说,当前全球矿业形势依旧严峻,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周期性波动、下行压力影响。这是一种内在规律,难以改变。二是矿产品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所致。前些年的矿产品价格高涨,导致众多矿山扩能扩产,产能释放与需求冲高后下降导致了供过于求。三是人为因素影响。市场经济某种程度上也是“信心经济”,信心不足、预期悲观往往带来市场上供需的虚假信息,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
 
  矿产品价格是矿业市场的风向标,直接决定着未来的矿业走势。但当前的矿产品价格同样不给力。据了解,全球目前的重要矿产品价格接近平均生产成本,走势继续分化。2015年上半年,LME黄金现货价格在1200美元/盎司上下波动,这也是目前全球黄金生产商的边际生产成本。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挫,到2015年3月份,我国进口铁矿均价已降至67.03美元/吨,连续15个月下滑。4月10日,更是跌至最低点,为46.84美元/吨。高盛分析师称,2015年铁矿石价格预计降至每吨52美元,较此前预期下调了18%。高盛对明后两年的价格预期分别为每吨44和40美元,相较此前预测的价格也下调了约30%。花旗研究报告则认为,因中国需求下滑、全球多家铁矿石巨头逆势扩张,铁矿石价格最低将跌至30美元/吨。花旗预计2015年铁矿石供大于求的规模将超过1.1亿吨,其中6800万吨产能过剩是由力拓造成的。这必然导致铁矿石价格的继续下行。而铜、镍、锡价格,则延续了2011年以来下行的走势,继续走低,且振幅较大。
 
  至于另一大矿业的主力煤炭,前景也是一片黯淡,煤炭价格仍然在低位徘徊,上升动力不足。动力煤市场虽然在6月份实现了年内首次触底反弹,但后因终端需求支撑乏力,弱势维稳。尽管每年的7、8月份是传统的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但短期内工业用电需求仍难显著回升,再考虑到水电出力增多和清洁能源的替代效应,预计后期国内市场将处于一个较长的底部震荡过程。
 
  全球矿业的趋冷和业内人士对短期矿业形势的不看好,直接导致了全球能源矿产与固体矿产公司并购双双下滑。《地质调查动态》认为,根据伍德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2015年前4个月全球油气并购交易数量显著下滑。1~4月平均每月发生交易数量大约20宗,相比而言,去年年底的月交易数量为30~50宗。月油气交易数额几乎都在100亿美元以下,与去年12月的200亿美元相比大幅下跌。但发生在4月的由壳牌公司斥资800多亿美元收购BG公司的一宗大交易,刷新了多项纪录,创全球单月度交易金额的15年新高。
 
  从全球矿业并购来看,据SNL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共发生24宗并购,与2014年第四季度的43宗和第三季度的52宗相比,有所下降。总金额为46.7亿美元,与2014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同往年一样,今年上半年的矿业并购活动仍然主要集中在金、铜等少数矿种上。如Mubadala Development公司以大约20亿美元价格收购了AUX Canada公司。AUX Canada公司是一家金矿服务公司,其资产主要包括位于哥伦比亚的La Bodega金矿。
 
  覆巢之下无完卵。全球矿业形势的持续走低和矿业并购数量的大幅下降,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矿业企业的并购热情。据了解,当前尽管海外许多矿业公司市值严重缩水,有的已经资不抵债,但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抄底并购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既有矿业公司自身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而很难实现并购的因素,更有对矿业市场信心不足,不敢轻易冒险的原因。
 
  隆冬逼近春乍现
 
  冬天来了,春天必将不远。如四季轮回一样,处在寒冬中的中国矿业也必将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全球矿业包括中国矿业在内,现在属理性回归阶段,但从长远看,中国矿业还有很多发展机会。”北京市律师协会自然资源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雨仁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栾政明认为,当前非洲、中亚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大量基础设施需要建设,而中国包括稀土、钨、钼、石墨等在内的矿产资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未来几年,中国矿业肯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地质调查动态》指出,从当前矿业公司的发展处境来看,仍旧十分艰难。正如今年上半年德勤公司发布的《2015年矿业趋势追踪》研究报告所述,矿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地缘政治动荡、成本上涨、矿石品位下降、融资渠道普遍匮乏等是当前全球矿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从长远来看,在互联网经济盛行、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大调整、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的带动下,全球经济终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矿业走出困境或许为期不远。
 
  “随着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兴起,未来2~3年全球矿业可望走出低迷。”《地质调查动态》认为,从全球经济的整个发展形势来看,各大经济体都在推出自己的振兴经济计划,其中包括中国正在快速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核心,按照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为2至4年计算,2015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或在3000亿至4000亿元左右,预计将拉动GDP增速0.2至0.3个百分点。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将涵盖44亿人口,GDP规模逾20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落实阶段,投资低迷的趋势可能出现逆转,中国经济的第四次投资热潮即将拉开序幕。同时,欧洲、日本也在推出基础设施投资或援助计划。种种迹象表明,在全球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热潮兴起,以及印度、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2~3年全球矿业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达到或超过上一轮顶峰的可能性不大。
 
  “未来数年,尽管全球有望形成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但是其推进速度及深度很可能不及前十年的中国,矿产资源领域的繁荣程度也不太可能达到前几年的顶峰。”《地质调查动态》特别指出,要突出能源资源地质调查,加快地质调查工作结构性调整,加强油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调查与评价,加强与新型工业化密切相关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密切相关的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生态地质、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地质调查动态》还特别提醒,矿资产价格已接近底部,但海外矿资产收购仍需谨慎。一方面,在当前外部大环境下,市场流动性并不宽裕,并购所需的资金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当前矿业处于相对底部,并不是说矿业马上就要反弹,海外优质资产抄到底后,还需大量的资金维护,需做好长远投资打算。而且,大型公司剥离出来的资产并不见得就是优质资产,需要加以仔细甄别,并购需谨慎。建议加强对海外优质矿资产的找寻、筛选与地质资源经济综合评估,降低海外并购风险。
 
  “当前全球矿业资产严重缩水,既是全球矿业市场优化整合的有利时机,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抄底并购的绝佳机会,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王家华给出了建议:“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必须抱团取暖,强强联合,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团队优势,选择成熟项目,兼顾短期和中长期项目,分段分矿种进行。”
 
  选自:中国矿业报  
  • [责任编辑:Sophie]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