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反倾销危险,中国钢铁出口势如破竹

无惧反倾销危险,中国钢铁出口势如破竹

  • 2016年06月12日 10:26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导读] 尽管中国与海外的钢铁贸易战愈演愈烈,但中国5月钢材出口依然增加。 据海关总署周三公布的数据,中国5月钢材出口942万吨,较4月(908万吨)增加了3.7%,3月钢材出口高达998万吨;1-5月钢材出口累计达4628万吨,同比上涨了6.4%。去年9月中国出口钢材1125万吨,创历史新高。

  尽管中国与海外的钢铁贸易战愈演愈烈,但中国5月钢材出口依然增加。

      据海关总署周三公布的数据,中国5月钢材出口942万吨,较4月(908万吨)增加了3.7%,3月钢材出口高达998万吨;1-5月钢材出口累计达4628万吨,同比上涨了6.4%。去年9月中国出口钢材1125万吨,创历史新高。

钢材出口

      自去年12月中下旬,国内钢价开始回升,尤其是3月之后,钢价上涨速度显著加快,到4月末,螺纹钢价格已从去年12月的数十年低位上涨了80%,仅4月涨幅就接近30%。受此提振,中国钢厂出现复产潮。今年4月,国内钢铁日均产量231.4万吨,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2月以来每周的高炉个数开工率和容积开工率一直呈现环比上升。

     然而,中国过剩的钢铁产能招致海外钢铁制造商的不满,甚至成为刚刚结束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争论焦点之一,但中国钢铁出口依然有所增加。

     路透援引澳新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表示,钢材出口降温主要体现在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但这些占总体出口的比例少于10%,“我们仍看到对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出口很强劲,显然中国钢厂对该地区出口有竞争优势。”

     6月7日,美国财长Lew表示,美中两国未能就钢铁产能状况达成共识。

       此前Lew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开幕式上指出,中国过剩的产能对全球市场造成了扭曲和破坏,中国在钢铁和铝等行业减少产能“对国际市场的运行和稳定至关重要”。随后中国财长楼继伟6月6日回应Lew的言论时称,中国已不是中央计划经济,无法向企业下达去产能的量化目标。楼继伟表示:“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的问题,现在国际上炒作比较多,”并强调称,中国正视产能过剩问题,去年就减少了9000万吨钢铁,今后也会继续减去更多钢铁产能。

       不过,在美国财政部网站公布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清单中,中国承诺采取措施严控钢铁产能扩张,削减净钢铁产能,清除落后钢铁产能,并敦促不满足环境、能源、质量和安全标准的钢铁产能实现退出。

      此外,在许多西方国家面临钢铁业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钢铁出口问题也成为了5月底G7日本峰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钢铁贸易战愈演愈烈

     钢铁行业是中国产能过剩的“重灾区”,也是中欧贸易摩擦频发的重点领域。

    就在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前,美国针对中国钢铁的贸易战全面升级。为遏制中国钢铁的大量涌入,美国商务部在5月25日宣布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终裁中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耐腐蚀扁钢课征最高达450%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以取代去年12月初裁时256%的税率。虽然该机构同时还宣布对印度、意大利、韩国和台湾的耐腐蚀钢课征反倾销税,但对中国的税率是最重的。

      5月,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决议,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可能让中国15年的等待成空。欧洲议会认为中国钢铁业过度生产及削价出口,为欧盟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后果。与美国建议的一样,欧洲议会认为中国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条件。

     欧洲议会还拒绝放松对中国的反倾销禁令,其决议声明中称欧盟目前73项反倾销措施中,中国违反了56项。

     今年2月,欧委会官方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无缝钢管、中厚板和热轧平材钢三类钢铁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自中国进口的冷轧钢板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我们认为: 欧美国家生产钢铁早已没有优势,但仍要坚持强权地位,动不动就高举反倾销的大棒“棒杀”中国。欧洲是一个没落的地区,经济一落千丈,问题不在于中国的产品低价销售,而在于他们的成本居高不下。不反思自己的竞争力,反而要求中国按照他们的准则做事。所谓的欧美市场经济为何政府却要横加干预?所谓的市场经济是欧美国家自己玩自己的经济,排斥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害怕中国经济垄断了他们的经济和利益。中国应该找到反制措施,一方面要规范我们的市场经济秩序,对恶性恶意倾销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尽快出台反制措施。欧美不能可能孤立中国,只有反制,才会使欧美改变自身的‘竞争力’。

 

  • [责任编辑:admin]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