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 我省能源发展将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

能源 | 我省能源发展将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

  • 2018年01月30日 14:31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硅 金属硅 光伏 多晶硅 硅铝合金
[导读]1月27日晚,云南省两会新闻宣传组举行2018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三张牌”主题新闻发布会。“绿色能源牌”部分的解读,由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云南省能源局局长丁兴忠和云南省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福生同志联合介绍。我们摘取了部分重...

1月27日晚,云南省两会新闻宣传组举行2018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三张牌”主题新闻发布会。“绿色能源牌”部分的解读,由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云南省能源局局长丁兴忠和云南省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福生同志联合介绍。我们摘取了部分重点内容,如下: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   丁兴忠

这次全省“两会”期间,“高质量发展”、“三张牌”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词汇。绿色能源作为第一张牌,正加速向云南第一支柱产业迈进,将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动能。

一、云南绿色能源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云南绿色能源丰富,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三位,风光资源突出。经过多年发展,到2017年底,全省电力装机8550万千瓦,在全国排第6位,其中:水电6076万千瓦,风电819万千瓦,光伏233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3%,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92%。中缅油气管道在2017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云南成为我国继海洋、东北、西北之后的第四条油气通道。到目前,省内电网正形成500千伏环滇中、滇东、滇南地区,并辐射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送出区域,220千伏覆盖16个州市,110千伏向乡镇和重点企业供电的完整主网架;西电东送已形成“七交五直”的送电通道,西电东送能力3190万千瓦,送出范围已达广东、广西、上海,并建成了对越南、老挝、缅甸11条电力贸易通道;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化项目投产,填补了我省无成品油生产能力的空白,建成油气管道4300多公里。

云南绿色能源的开发前景还十分广阔。省内近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尚有3000多万千瓦,在天然气、页岩气的开发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规划的13条超(特)高压中我省占有5条,具有在全国率先实现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条件。特别是随着绿色能源的发展,为我省加速发展以水电铝材、水电硅材和石化产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2017年,全省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863.7亿元,仅次于烟草产业,同比增长26%,是去年全省经济增长9.5%左右的第一动能,绿色电力发电量271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8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亿吨;送电省外1435亿千瓦时,100%为清洁能源,成为全国外送清洁能源第二大省份,为东部雾霾地区减少大气污染作出了巨大贡献;省内用能方面,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700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70亿元,清洁能源交易占比居全国首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居全国首位。绿色能源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2017年11月,省委、省政府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云南省情,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强做优云南能源产业的意见》(云发〔2017〕27号),亮出了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张牌。

在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思路上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由“建设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产业转变。

在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定位上提出要建成“两基地一枢纽”,即:建成国家重要的水电基地、国家石油炼化基地和国际能源枢纽。

在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具体目标上分为“两个时段”,即:到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供应能力约1.5亿吨标准煤,电力总装机达9300万千瓦,成品油生产能力1300万吨;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42%以上,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32亿立方米,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1400亿元以上,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1.1亿千瓦,油气输送实现2300万吨的产能,绿色能源延伸的水电铝材、水电硅材和石化加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充分发展。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2400亿元,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夯实。

三、云南绿色能源牌实现的路径

(一)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电源点建设,在2020年前完成澜沧江上游苗尾、黄登、大华桥、乌弄里、里底水电集群建设任务,新增大水电534万千瓦;加快推进金沙江下游世界第二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和千万级千瓦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十四五”期初实现投产;加快古水、旭龙、奔子栏和金沙江中游龙头水库前期,尽快实现开工。二是加快电网建设,完善省内网架,加强薄弱环节,推进西电东送骨干网建设,今年到6月份将实现滇西北至深圳±800多段直流工程的投产,推进白鹤滩水电送出,云贵水火互济等前期工作,到2020年西电东送能力达到4240万千瓦。三是完善天然气基础设施,今年开工245个项目,油气管道在今年达到5000公里。

(二)积极拓展电力市场。一是加快培育省内市场,以大幅提高工业用电量,扩大城市居民用电和围绕以电以气代柴,深挖农村用电潜力;二是扩大省外市场,建立与目标市场的沟通协调,拓两广、入华中、进华东、联黔渝、融入京津冀,使我省绿色能源在更广的市场配置;三是扩大能源国际合作,围绕建设能源国际枢纽,深化能源国际合作,以今年中老项目联网开工为开篇,推进中老越、中老泰、中缅、中缅孟电力联网工程,使能源成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主要构成。

(三)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扩大交易范围,使一般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做好列入国家试点项目的10个增量配网推进;二是推动我省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5号)精神,研究出台我省的实施意见,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原则,推进省内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一是致力打造三大平台,即:区域性国际电力交易平台、西南电力调度平台、能源大数据平台;二是推进能源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促进能源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三是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智能电网,推广生物质液体燃料,实行煤炭绿色开发,发展煤炭冼选加工,实行工业煤窖余热、余能高效回收梯级利用,对油品进一步升级,提前实现成品油“国六B”标准,推动石化能源绿色化。

(五)不断延展云南绿色能源的产业链。一是要用好绿色能源牌,实施优价满发政策,使绿色优价的能源成为招商引资的“洼地”,争取“十三五”期间解决云南的弃水问题;二是延伸发展水电铝材、水电硅材等载能工业,省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发展水电铝材、水电硅材的意见,通过绿色能源与铝硅产业的结合,促进我省铝材产能达到600万吨,对于下游发展铝型轻量化制造、绿色建筑、光伏发电装备、电子工业等创造条件;三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汽车用能转化为契机,推动我省制造业发展,推进绿色出行;四是发展石化制造,将石油炼化向化工、纺织、机械产业应用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党组书记、主任  杨福生

下面,我围绕打造“绿色能源牌,做强绿色能源产业”这个主题,就新能源汽车、水电硅材一体化和电力3个方面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一直从国家战略高度予以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省发展绿色经济的必然选择,更是我省汽车产业缩小与中东部汽车大省差距的极好契机。因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到2020年,力争实现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其中乘用车35万辆,商用车15万辆;初步形成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基础材料研发生产、充电设施制造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到2020年,要在省内建成350座充电站和16.3万个充电桩。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聚焦产业发展用地、用电、审批等,进一步出台《关于加快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

二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重点依托滇中城市群,布局建设我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强强联合,建立技术研发平台、检测试验机构等,着力攻克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充分利用我省清洁能源和区位气候优势,精准强化整车和配套零部件知名企业招商引资,大力推动北汽新能源汽车、中汽中心云南测试基地、东风云汽整体搬迁、航天神州汽车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构造完善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按照 “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依法依规强力推进将充电设施等纳入城乡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有关专项规划,大力推广建设充电基础设施,鼓励云南电网公司、省交投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头示范建设充电网络,加速在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区域布局充电设施。尽快完善我省新能源汽车监测平台,规范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管理。

四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以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比例为突破口,以优化路权、分时租赁、购车补贴等服务建设为抓手,引导和带动社会购买新能源汽车。在昆明、玉溪、大理、丽江等重点州市,围绕公务、公交、出租、旅游、物流等领域,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步伐,通过市场推广带动产业发展。

二、关于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

去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有色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工作,出台了《关于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按照规划,到2020年,在工业硅总产能控制在130万吨以内的前提下,力争建成7万吨多晶硅、8.8万吨单晶硅及硅光伏产业链、硅电子产业链,全产业链消纳水电300亿千瓦时、投资达800亿元、增加值达310亿元,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中国绿色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制造基地。

目前,西安隆基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或正在开工建设,中电电气、保利协鑫、中钢集团、通威集团、亚洲硅业等项目正加快洽谈协作。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六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加快工业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淘汰落后产能,对新(改、扩)建工业硅项目进行减量置换,鼓励组建区域性工业硅产业集团。二是全力打造全省硅产业体系。以工业硅原料就地利用、稳定低廉电价和土地优惠政策为突破口,加大多晶硅项目招商力度,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能力,尽快弥补从工业硅到单晶硅产业链上的“短板缺陷”。加快推进西安隆基、 中电电气、协鑫集团硅光伏产业一体化项目建设,持续引进新的多晶硅、单晶硅及硅光伏产业一体化项目,做强做大硅光伏产业链。加快推进硅电子、有机硅、碳化硅等项目建设,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推动水电硅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着力优化硅产业布局。在保山、德宏、怒江、临沧、昭通等州市重点布局工业硅、多晶硅,在曲靖、保山、丽江、楚雄、大理等州市重点布局多晶硅、单晶硅,在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红河、文山等州市重点布局硅光伏、硅电子、有机硅等下游产业,鼓励推进硅光伏、硅电子、有机硅、碳化硅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构建一批新型硅产业基地。四是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怒江、昭通、曲靖、临沧多晶硅项目落地建设,促进保山、丽江单晶硅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楚雄、红河单晶硅切片加工及电池组装项目建设,引进有机硅及纳米有机硅防水新材料项目,适时推动碳化硅及下游加工应用项目。五是深化硅电融合发展。将我省的资源优势、水电优势和硅产业基础优势有机结合,制定出台专项用电方案,着力化解“弃水”“弃电”问题,通过价格联动、相互参股等多种方式,促进水电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六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作为主要形式,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建设硅产业研究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关于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

我省绿色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十分明显,2017年底,全省电源装机(含向家坝)8960万千瓦,云南电网完成售电量221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3%。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装机占全省发电装机比例达到81.4%,云南电网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93.6%。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强做优能源产业,持续优主网、强配网、升级农网,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积极开展西电东送和电力外送。2016年,成立了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目前市场主体达5373家,累计交易电量超过1293亿千瓦时,共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165.9亿元。2017年,全省西电东送电量(不含向家坝)首次突破1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8%,比年度计划增加276.6亿千瓦时,绿色能源正在从能源优势转换为我省的经济发展优势。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好省政府水电铝材一体化、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依托水电清洁能源优势,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至2020年,全省水电铝材、水电硅材规模将分别达600万吨、130万吨,年用绿色能源电量将分别达770亿、300亿千瓦时,将有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电力市场化交易。继续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相关机制,不断优化电力运行调度,努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三是加大西电东送力度。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跨省区、跨网电量、电价协调力度,指导完善价格机制,最大限度消纳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强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沟通协调,努力增加西电东送电量,全力消纳富余水电,进一步缓解水电平枯、汛枯矛盾。将着力扩大长江经济带送电范围,以云电送赣为依托,积极开拓华中、华东电力市场,推动云贵水火互济、促使送电重庆,融入京津冀,开辟送电入京市场,使我省绿色能源成为全国低碳发展的生力军。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