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钒钛高新区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

  • 2019年04月18日 15:20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钒铁 五氧化二钒 钢铁
[导读]攀枝花钒钛高新区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

经过近16年的开发建设,钒钛高新区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历程。2000年12月15日,经省发改委《关于设立攀枝花高耗能工业园区的批复》(川计综合〔2000〕1617号)批准成立,2001年2月,攀枝花市政府批准成立园区党工委、园区管委会,行使市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2001年3月4日正式成立,并开始开发建设。2006年1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2006年第8号公告)批准,成为全国唯一以钒钛命名的特色产业园区,自2009年12月起托管仁和区金江镇。2014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四川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川府函〔2014〕68号)。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基本情况

  (一)钒钛高新区工业组团颇具规模。高新区公告面积 3.16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78平方公里,已建成团山、马店河两个组团,面积16.5平方公里。建成工业企业95家(规上企业6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2户,其中,10亿元以上8户,5亿元以上5户,1亿元以上19户)。建成300万吨铁路专用货场2个(规划1000万吨铁路专用货场2个)、修建迤资站改扩建及联络线工程1个、日供水10万吨自来水厂1个、3.25万吨工业废水处理厂1个、污水管网12公里、4000万立方米固废处置中心1个、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1个、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17座,修建排洪沟10公里,建成道路60余公里。成昆铁路、京昆高速公路、丽攀高速公路均从园区交汇通过,金江火车站和迤资火车站位于园区范围内,园区拥有金江和鱼塘两个高速公路出口。

  (二)钒钛高新区是国内首个以金属材料产业开发为主要依托的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荣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基地、四川省省级出口钒钛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建成了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钒钛产业”试点地区,是承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级战略的领头羊和发展基础最好、规模最大、产业最齐备、实力最强的产业园区。

  (三)钒钛高新区钒钛产业链完整度全国居首。钒产业形成了从钒渣、钒氧化物到钒铁、钒氮合金的全系列冶金用钒制品产业链;钛产业形成了“钛矿→钛精矿→钛白粉”、“钛矿→钛精矿→富钛料→钛白粉”、“钛矿→钛精矿→富钛料→四氯化钛→海绵钛→钛锭→钛材”3条完整的钛产业链;还形成了磷化工、硫化工、金属硅和硫酸亚铁、钛白废酸、酸性废水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成就了金沙纳米公司、圣地元科技等一批以钒钛废酸、废渣为原料的循环经济企业,建成了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全流程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

  (四)钒钛高新区钒钛产业入选了“中国产业集群50强”,钒钛产能规模国内第一。拥有年产富钛料40万吨、钛白粉30万吨、海绵钛2.75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钛原料供应基地、钛白粉生产基地。同时,利用含钒钛微合金钢的耐磨耐腐蚀特性,钒钛高新区延伸发展以钒钛制动毂、汽车平衡轴等为代表的特色机械制造产业,形成了年产55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发展潜力最大的钒钛低(微)合金铸锻造产业基地。

  二、产业现状

  (一)工业板块。形成了钒钛、钒钛机械制造、钒钛配套三大产业,拥有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全流程钒钛产业化深加工体系,钒钛产业链完整度和产能规模全国居首。钒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0%、20%,钛精矿、富钛料、钛白粉、海绵钛产品产能均居全国第一,是国内发展潜力最大的钒钛低(微)合金钢机械深加工产业基地,钒钛产业入选“中国产业集群50强”。高新区钒钛企业占总数的45%,规上企业占总数的50%,主要有选钛、高钛渣、钛白粉、海绵钛、四氯化钛、钛铸件、钒合金等产品生产企业。现有选钛企业17家,钛中矿生产能力130万吨/年,钛精矿生产能力15万吨/年,其中规上企业10家;高钛渣(富钛料)生产企业10家,总产能40万吨/年,其中规上企业6家;钛白粉生产企业7家,全部是规上企业,总产能30万吨/年;海绵钛生产企业3家,全部是规上企业(含大企业2家),总产能2.75万吨/年;四氯化钛生产企业2家,总产能2.6万吨/年,其中规上企业1家;钛铸件生产企业1家,是规上企业,产能0.2万吨/年;钒合金生产企业3家,全部是规上企业(含大企业1家),总产能2.1万吨/年。

  (二)服务业板块。重点发展了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钒钛专业人才培养等生产性服务业。建成了立足攀西、融入川滇、辐射东南亚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实现了“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一体”的良性互动。

  (三)生态板块。形成了以青龙山三角梅高新技术产业园为载体的生态园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集现代农业、科研孵化、生态农业、康养旅游为一体,是全国目前唯一以三角梅为主题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同时做好配套、做优生态,积极开发近郊乡村休闲游、品果尝鲜文娱游、冬季避寒养生游等形式的旅游项目,推动家庭农场与阳光康养旅游业融合发展,使现代农业成为农民增收和园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

  三、科技创新情况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14年12月,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钒钛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9月,园区升级为“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同时加快实施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工程,升级扩容钒钛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强化国家级钒钛科技孵化器载体功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人才、产业、技术、资本融合的核心平台,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路径,聚集了55家科技企业和120多名科技人才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办,攀枝花市老科协钒钛高新区工作站,并与国内外5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入国家试点行列。同时组建了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钛都化工、秉扬科技、东立科技3家企业技术中心,各类科技创新平台42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个,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96项。2016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9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9.37%,初步构建起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集聚互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并驾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二)科技成果转化。近三年,钒钛科技孵化器累计孵化中小科技型企业117家,孵化完成16家,创业辅导培训3900人,提供技术咨询服务500余次,服务各类企业150余家,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400余个;申报专利493件,授权285件;申报2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及66项科技计划项目,获得9571万元专项资金资助;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项,其中,东立科技钛白副产绿矾资源化利用产业化、攀钢钛业高钙镁低品位钛渣生产高品质海绵钛专利组合、秉扬科技100Kt/a硬质碳化物陶粒支撑剂产业化等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5亿元。

  (三)人才创新成效。研究制定《钒钛高新区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总体规划》,大力实施钒钛之光人才计划等10余个项目;出台《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暂行办法》,并在孵化器设立了1亿元“双创”发展资金,从资金扶持、税收奖励、创业场地、投资参股、融资担保贴息等方面给予高层次人才分类支持;建立创新创业大讲堂培训品牌,与四川生产力中心、成都高投盈创公司等单位开展科技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金融担保等培训活动,培训人才多达600余人;开展创业导师服务活动,聘请专家、大学学者、企业家和成功人士担任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创业导师,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辅导服务。2016年末,高新区有从业人员19235人,其中高学历人才6393人,占总人数的33.2%,其中国家级专家57人、创新人才团队8个。

  四、体制机制情况

  钒钛高新区实行“集中管理”模式,作为市委、市政派出机构,依法对区域内的党政和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统一管理,2009年托管金江镇。

  目前,钒钛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现有领导班子成员5名,其市纪委、监察局在钒钛高新区派驻设立纪工委、监察室,管委会下设党政办、经济运行局(统计局)、财政局、建设交通局、科知局、投资促进局、国土局、社会事务局8个局室,1个事业单位(投资服务中心),现有机关事业编制35名,其中行政编制24名(含班子成员6名,1名已申请退休),中层及一般干部18名,事业编11名;管理2个独资国有企业(仁江公司、孵化器公司);2009年托管仁和区金江镇后,新接收4个单位:金江镇、金江中小学、江林小学、金江卫生院;市级有关部门派驻钒钛高新区机构12个:公安分局、环保分局、安监分局、工商分局、规划分局、质监分局、国税局、地税局、土地储备中心、消防大队、特勤中队、金江法庭。

  • [责任编辑:tianyaw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