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7月31日,钢协六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会议提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替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要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不动摇,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探索钢铁企业科技创新之路,理事会期间,记者场内场外连线钢铁行业部分企业家、专家,请其围绕钢铁行业科技创新话题分享经验、献计献策。
采访嘉宾:
沈彬钢协会长、沙钢集团党委书记
于勇世界钢协主席,钢协副会长,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侯军钢协副会长,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继壮钢协副会长,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新创钢协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
杨海峰陕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夏文勇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世平中国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韶钢)党委书记、董事长
01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贵企业/我国科技创新总体情况(包括经费投入、专利授权、科研项目、科研人员队伍建设等)。
于勇:2015年~2019年,河钢集团技术开发费用支出累计近200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由0.89%增长至1.50%;5年内新增专利申请6292件,新增授权专利3229件;与中科院、东北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和国际一流企业合作共建了28个协同创新平台,主持和参与了17项“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任务,科技创新实力居行业前列。
侯军:山钢集团高度重视科研投入。2016年以来,山钢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长,增幅在20%以上,每年新立研发项目500多项。2019年,山钢研发投入为35.0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1.85%;研发费用为24.0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1.27%,两项费用同比分别增长30%、70%以上。近年来,山钢积极参与“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等国家重点专项项目,承担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目前在研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有9项;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10余项。
杨海峰:陕钢集团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陕钢拥有一个新产品研发、销售及产业链发展专业化平台公司——陕钢集团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两个省级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钢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陕钢集团技术中心,现有工程技术人才1529人。2019年,陕钢累计开展科研项目58项、技术进步项目196项、新产品研发项目14项,“四新”(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项目48项,累计创效2亿元以上。
李世平:目前,韶钢有公司级创新工作室23个,二级单元级基层蓝领创新工作室33个。韶钢2019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30件,2020年上半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97件。2019年,韶钢职工创新成果申报专利达260件,获得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首次破百;10项创新专利成果参加第23届全国发明展,斩获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3项,获奖比率高达90%。韶钢还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技术专家、技术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旨在建设一支“一业特专、全面视野”的钢铁全流程工程师核心人才队伍,现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866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17人;高级职称307人,中级职称789人;评聘了27位首席工程师。
李新创:一是技术创新硕果累累,但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仍显不足。2015年~2019年,钢铁行业共取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2项;近5年来,共有389项成果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6项。但是也要看到,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方面,我国仍显滞后。二是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率达到2.36%(在41个工业行业中居第3位),R&D项目数为9805项,R&D人员数量为7.86万人,但与计算机、通信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三是科技创新实现突破,但部分核心技术仍缺失,生产装备整体设计能力仍显不足。比如,在自动化硬件系统、高性能控制系统等方面,西门子、ABB、三菱等国外公司仍处于垄断地位。
02贵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具有行业借鉴意义的举措和经验?
沈彬:在沙钢,有很多项目都设有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能够做出成果、形成专利的一线员工可获得一定奖励。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相关指标稳步提升。
侯军: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山钢每年新立研发项目500多项,通过这些项目的高效开展,将科研投入快速转化为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二是加快平台建设。目前,山钢通过省级及以上认定的科技创新平台有23个、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三是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近年来,山钢以百万元年薪招聘山钢研究院副院长,与国内外多名院士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博士毕业生40余人,招收各类高校毕业生2000余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加强协同创新。山钢以院士工作站为平台,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团队,形成以院士团队项目为载体的新型合作模式;以领域型合作为指引,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确定六大重点合作领域;等等。五是实施重大专项攻关。目前山钢在研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有9项。
陈继壮:本钢主要通过以下3种手段,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一是完善创新体系。本钢着眼于未来上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品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着力构建“产学研用”产业链式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实现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向上下游产业的及时转化。同时,本钢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和下游用户合作,实现合作形式的长效化和实体化。
二是专注品种研发。本钢着力开发市场紧缺、潜力大的品种钢,以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关键品种为推进点,实施专业化系统研发和生产。同时,本钢加快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在产品“质”和“量”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本钢树立“外抓引进、内抓培养、重在使用、强化激励”的工作方针,着重培养和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杨海峰: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举措。陕钢集团坚持“五创新、五聚集”创新理念(推进服务创新、实现需求聚集,推进机制创新、实现人才聚集,推进产品创新、实现标准聚集,推进政策创新、实现要素聚集,推进环境创新、实现产业聚集),推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链价值,着力构建陕钢“千万吨钢、千亿元产值”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三大基地”,即汉中钢材制品产业集群,韩城煤焦电钢化产业生态圈,西安钢材仓储物流、加工配送和供应链金融基地。
李世平:注重研发机构建设。韶钢技术创新体系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为韶钢技术中心,第二层为韶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第三层为各管理部门和各生产单元技术部门,同时建立了以技术创新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决策和咨询机制。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韶钢先后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使科研课题社会化。
校企合作实施科技计划。近几年,韶钢和华南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承担省级科技计划5项。其中,有2项被列入2018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03您认为钢企未来应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创新水平?
沈彬:以我的理解,站在企业角度,科技创新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最直观的就是有没有产生效益,或者说能不能降本增效,实现企业一些核心指标的提升。
就一线来讲,企业科技创新不是纯理论的,必须接地气,要通过实践把一些项目具体化,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很多小改小革的成果,可能只需要一些小投入,就能使整个现场发生很大的改变。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样的科技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于勇: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只有技术才能真正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要搭建开放包容平台。创新平台的搭建是科技工作推陈出新的关键所在。钢企要持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完善与高端用户、科研机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好现有研发平台作用,同时要着眼未来,实现技术上的战略引领。
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自主创新同样仰赖于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开放的竞争环境,只有通过内外部资源的多元配置并不断融合,才能实现协同创新,共享共赢。
要寻求关键技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每一点研发突破,从来都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今天,我们尤其要耐得住寂寞,跳出低端比拼,迈向高端循环,在新一轮产业价值链分工中获取先机。
侯军: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大力营造激励创新的科研环境。要完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优秀人才成长通道,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和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创新效率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要激发全员创新力量。积极打造“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强化全员平凡创新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加大创新成果激励力度,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
杨海峰:未来,陕钢还要在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上下功夫,持续优化技术研发平台,充分发挥钢铁主业与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应用水平,形成竞争新优势。
夏文勇: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做到这12个字是关键:转观念,育人才,搭平台,强激励。
第一要转观念。越是传统制造业,越要敢想敢干,敢于突破传统思维。
第二要育人才。新钢在育人才方面,主要依靠3种手段:一是自己培养。主要采取强化职工培训、科研项目带动、派出去对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种手段。二是对外招聘。在校园招聘工作中,加大两化融合等相关紧缺专业大学生招聘力度。三是柔性引进。综合利用好新钢现有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江西省船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阶梯式培养内部核心科研人员。
第三要搭平台。在最近两年推进的新钢技术中心改革中,我们大刀阔斧地对技术中心现有机构进行全面优化调整,以“75后”“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为主要技术带头人,组建卷板研究所、电工钢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团队,一批年轻科技人才逐步挑起大梁。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现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第四要强激励。要从薪酬设计、绩效管理与考核入手,加强科研人员分配、荣誉机制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创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李世平:钢企应注重人才梯队培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方向,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地位,将优质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绿色、低碳冶金类技术研究,全面推进精品化战略,以极致的高科技,创造极致的高效益。
李新创:未来,钢铁企业科技创新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不断完善研发体系。研发体系建设由注重研发环节向创新链条一体化设计和实施转变,围绕创新链部署任务链、资金链及人才链,提高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
二是扎实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科技创新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推动钢铁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升,补齐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硬件系统等在引进、消化、再创新方面的短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充分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支撑项目,强化协同创新,提高基础前沿技术的供给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机制。积极拓展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探索建立创新风险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钢铁行业创新发展。
四是通过收益制度改革激发人才活力。以国家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为契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从根本上解决体制内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参与到钢铁行业科技创新活动中。
五是完善知识运营体系。钢企应加强知识产权策划,通过生产、研发与销售各环节的一体联动开展全过程的知识产权预警、布局及维权,将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六是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钢企应逐步构建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注重团体标准制定,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市场需求响应快、工作机制灵活、技术指标先进等优点,以标准助力钢企形成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内容来源:中国冶金报
*********************************
欢迎莅临
第八届电解锰国际会议暨锰系合金市场研讨会
时间:2020年8月19日-21日 地点:宁夏·银川
第17届中国铁合金国际会议
时间:2020年9月23日-25日 地点:重庆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kangmingf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