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讯:
钢铁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分析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龙强
2020年12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意见。《指导意见》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指导意见》将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遵循,笔者就其政策导向和重点工作做如下初步分析,仅供业内探讨与参考。
一、“十四五”钢铁工业定位
《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意见》中提出,“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相较而言,钢铁工业作为“重要基础产业”这一基本定位没变;而由“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上升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同时,要求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可以看出,“十四五”钢铁工业的定位更高,要求也更高,这是对我国钢铁工业的肯定,更是鞭策。
《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我国钢铁工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产业安全缺乏保障、生态环境制约、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将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导向、坚持统筹协调等原则,加快构建现代化的钢铁产业体系,促进钢铁行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驱动是引领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2025年,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每年突破 3-5 种关键短板钢铁材料,钢铁短板材料比重下降到 1‰以下,实现关键钢铁材料的自主保障。氢冶金、非高炉炼铁、洁净钢冶炼、无头轧制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和国内大循环倒逼钢铁行业补短板,解决“卡脖子”等问题,实现关键钢铁材料的自主保障和前沿技术的突破是“十四五”钢铁行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行业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建设、重点用钢领域创新联盟搭建,鼓励关键装备技术集成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和引领。加强标准技术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育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三、优化产业结构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加快推进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十四五”重点任务。针对产业集中度偏低这个老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打造若干家世界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专业化一流企业,力争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40%,前10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进一步深化混改,推动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是提升产业集中度的主要途径,区域兼并重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政府和行业将在产能置换、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是“十四五”钢铁行业的主要特征。“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将继续坚持严禁新增钢铁冶炼产能,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等相关规定,严禁新建扩大冶炼产能项目,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产量约束机制,巩固钢铁去产能工作成果。
优化产业布局方面,鼓励有环境容量、有市场需求、有资源能源保障、钢铁产能相对不足的地区承接钢铁转移产能;原则上不再布局新的沿海钢铁基地项目,鼓励新建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鼓励现有城市钢厂就地改造原址发展,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业原则上不搬不关不停不限;对同一省(区、市)内搬迁项目,要审慎决策、科学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避免“一刀切”搬迁乱象等。
(三)有序引导短流程炼钢,推进废钢产业链发展,“十四五”钢铁制造跨入流程深度优化时代。《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 15%以上,力争达到 20%;废钢比达到 30%”。通过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支持政策、鼓励具有废钢、电价、市场等优势条件的长流程钢厂就地改造;发展自主产权电弧炉装备,加快制定和完善短流程炼钢标准体系;支持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等。同时,推动配套的废钢现货、期货、交易平台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园区先行先试大用户跨区域直购电、煤电钢联营、专线供电试点等方式,降低短流程炼钢用电成本。这些政策措施将充分发挥电弧炉短流程炼钢企业绿色低碳和市场调节作用,有序引导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发展。
四、绿色低碳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绿色低碳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指导意见》着重强调,推进产业间耦合发展,构建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具体目标:到2025年,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达到 80%以上,重点区域内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 20%以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均降低5%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 10%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 98%以上。
自《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于2019年4月底发布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推行世界钢铁史上最为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工作正在全面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11月27日,全国共有229家企业6.2亿吨左右粗钢产能(重点区域165家企业5.2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重点区域共103家钢铁企业约3.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开展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工作。近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钢铁行业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综合来看,未来十年,钢铁行业将迎来钢材消费、污染物和碳排放全面达峰关键期,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更是必经之路。
五、提升全球竞争力,全面建成钢铁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在“十四五”钢铁工业定位和要求更高的背景下,提升中国钢铁行业全球竞争力,全面建成钢铁强国、全面引领世界钢铁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指导意见》为提升全球竞争力设定了以下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产业基础高级化是提升全球竞争力、全面建成钢铁强国的必要条件。《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先进水平焦炉产能占比达到 70%以上,先进炼铁、炼钢产能 占比均达到 80%以上。智能制造水平显著增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 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 50 个以上智能工厂。中国钢铁已经并继续实施产能更新计划,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工艺、装备、流程和技术,尤其是当前中国钢铁行业以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为引领,为钢铁技术创新、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钢铁工业体系完整性和先进性进一步强化,产业基础高级化是提升中国钢铁全球竞争力,全面建成钢铁强国的必要条件。
(二)关键品种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是全面建成钢铁强国必须破解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以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高品质铁路机车用钢、高质量钢轨、高端汽车板、高级别管线钢、轴承钢等部分产品开发水平已实现国际领先,但产品质量性能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关键钢铁材料的持续有效供给还存在短板,钢材品种和质量稳定性是全面建成钢铁强国必须破解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产品质量性能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钢材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超过60%。“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需通过推进质量分级分类评价,发挥好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关键钢铁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机制,搭建重点领域产业联盟,深入推进服务型制造,瞄准下游“特、精、高”关键品种,持续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等举措实现产品质量和效益提升。
(三)智能制造是中国钢铁全面引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我国钢铁行业已将智能制造定位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指导意见》提出“产量达到供需动态平衡,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达到1200 吨钢/人·年,新建普钢企业达到 2000 吨钢/人·年。行业利润率达到制造业平均水平”。由于中国钢铁企业整体装备水平较高,自动化程度较好,大部分钢铁企业基本都实现了“工业3.0”,正在快速向“工业4.0”进军,宝钢股份热轧智能车间和冷轧数字化车间、鞍钢厚板智能制造和冶金数字矿山、河钢唐钢智能工厂、南京钢铁板材智能制造、太钢不锈钢冷连轧数字化车间等9个项目列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破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关键抓手和提升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十四五”期间,钢铁智能制造在三年行动计划、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将成为中国钢铁全面引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是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源保障是中国钢铁行业的痛点之一,制约钢铁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国际竞争力,极端情况下直接影响钢铁产业安全。《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铁、锰、铬等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其中铁金属国内自给率达到 45%以上,国内年产废钢资源量达到 3 亿吨,打造 1-2 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权益铁矿山,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矿比重超过 20%”。“十四五”期间,钢铁行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基地,为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措施包括支持一批竞争力强的国内矿山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建立铁矿产能储备和矿产地储备制度,强化国内矿产资源的基础保障能力;稳步推进境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有竞争力的海外权益矿山;完善铁矿石定价体系,有序推进再生钢铁原料进口和资源利用等。
六、结语
《指导意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对钢铁行业“十四五”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钢铁企业充分学习掌握相关钢铁产业政策,坚持新发展理念,综合考虑环境容量、碳中和、碳达峰、市场需求、产品结构、能源总量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优化调整 “十四五”规划,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kangmingf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