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

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

  • 2021年07月13日 16:51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工业协会,钢铁,生铁
[导读]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
第三届全国富锰渣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战略研讨会会议将于2021年8月18日-22日在著名的丝绸之路要道甘肃张掖市召开。此次会议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相关部门有关行业政策制定负责人、行业专家就以上主要议题作报告。欢迎锰矿山、锰矿销售商、富锰渣生产企业、焦炭企业、设备商、硅锰企业等产业链相关企业代表出席参加!
中国铁合金网讯: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5年9月8日,河北宣化第一次解放,晋察冀军管会企业接管组接管了龙烟铁矿(宣钢前身)。1946年1月份,龙烟铁矿公司成立,中共龙烟铁矿党委同时成立。1948年12月7日,宣化第二次解放。1948年12月26日,张家口军管会企业接管组接管了龙烟铁矿机关及所属的烟筒山铁矿、炼铁厂、机械厂、火药厂等。1948年12月12日,河北唐山解放,唐山军管会工矿企业处当天接管了华北钢铁公司唐山制钢厂,并将其更名为唐山钢厂。接管后的第二天,唐山钢厂全面恢复生产。以此为起点,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党的领导下走上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钢铁工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艰苦创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企改革,经历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铁、钢年产量迈上千万吨级,经历了进入新世纪的钢铁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经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践行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河北省钢铁工业砥砺奋进,为我国快速成为世界钢铁大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曲折中崛起的钢铁大省
 
在党的领导下,河北省钢铁工业历经曲折,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
 
1949年~1978年,河北省钢铁工业艰苦创业、砥砺前行。
 
这一时期,国家主导投资的大型钢铁企业主要集中在辽宁、湖北、内蒙古、上海等地区。河北省内钢铁企业的发展基本依靠自己的力量,主要在唐山、邯邢等地区发展钢铁工业。囿于技术、资金、工艺等的欠缺,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之路曲折坎坷、步履艰难。
 
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河北省大搞炼铁生产,在全省实行了“土法上马、土洋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到1958年底,河北省建成小高炉60万座之多。当年,河北省生铁产量仅达到53.25万吨。“大办钢铁”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结果欲速则不达。
 
1969年~1975年,为加快我国原材料工业发展,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河北邯郸地区搞“小三线”建设,即规划建设年产钢200万吨、生铁400万吨的邯邢钢铁基地,国家专门组织实施“邯邢基地建设大会战”。1975年,河北省生铁产量由1966年的48.99万吨增长到178.3万吨,增长了约2.6倍;钢产量由1966年的41.4万吨增长到111.15万吨,增长了约1.7倍。1975年,河北省地方可支配的生铁超过100万吨。
 
在此期间,河北省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呈现波动和缓慢增长态势,从1949年的“斤铁不产”、产粗钢3684吨、产钢材2586吨,分别增长到1978年的产生铁222.52万吨、产粗钢145.49万吨、产钢材94.95万吨;在主要原辅料方面,河北省铁矿石原矿、焦炭产量分别从1949年的8.43万吨、5.59万吨增长到1978年的1161.38万吨、321.88万吨。
 
1979年~2000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登上千万吨级台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河北省钢铁工业凭借资源禀赋优势,乘势而上,对现有钢铁企业完善配套工序、扩大生产规模,迎来了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的新时期。1994年,河北省生铁产量超过千万吨;1997年,粗钢产量超过千万吨;1999年,钢材产量超过千万吨。
 
其间,唐钢由生产一般棒材、线材、型材转向生产连轧线材、棒材,继而又向生产热轧、冷轧宽带转型。邯钢在原有中板产线基础上,以薄板坯连铸连轧(CSP)为龙头,发展冷轧镀锌带材加工,形成两大宽带基地。原来一直生产生铁的宣钢、邢钢有了炼钢、轧钢工序,尤其是邢钢走上了专业生产线卷材的道路。承钢则以中窄带材为龙头,生产具有高强张力的减径薄壁焊管。石钢生产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汽车专用棒材。地处河北武安的几个历来作业率高、消耗低的中小型钢厂也不断更新,扩大品种范围。新兴铸管更以其铸管产品享誉国内外。
 
2001年~2011年,河北省钢铁工业规模实现跨越式扩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我国钢铁需求快速增长和民营钢铁企业迅猛崛起的趋势下,依托国有钢铁企业产业基础,河北省钢铁工业快速发展。
 
2001年,河北省生铁、粗钢产量分别达到2177万吨、1970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12.99%;2004年,河北省生铁、粗钢产量分别达到5284万吨、5641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98%、20.68%,这是河北省生铁、粗钢产量首次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超过20%;2007年,河北省实现了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三过亿(吨)”。
 
2012年~2020年,河北省钢铁工业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钢铁工业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在2013年~2018年先后压减落后的炼钢产能8223万吨、炼铁产能7529万吨,体现了河北省钢铁工业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2018年,河北省实现了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3个“2亿吨”。河北省钢铁工业不仅成为全省发展最快、体量最大、贡献最多的支柱产业,也在全国钢铁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2020年,河北省生产生铁2.29亿吨、粗钢2.498亿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5.8%和23.72%,其中粗钢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8。
 
在改革中优化发展质量
 
在党的领导下,河北省钢铁工业在改革中优化发展质量。
 
一是构建国有、民营“双轮”驱动和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唐钢、邯钢等国有钢企对集体钢铁企业进行技术输出、人才输送,促进了集体钢铁企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河北省各市、县、乡村的集体钢铁企业纷纷被收购改制,以敬业、燕山为代表的民间资本开始涉足钢铁领域。
 
民营钢铁企业刚起步时,装备水平低,企业规模小。2000年,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仅为180万吨;2001年,粗钢产量50万吨以上的民营钢铁企业仅有5家,依次为唐山国丰、河北津西、遵化建龙、唐山鸿达、半壁店钢铁厂。其中,规模最大的唐山国丰2001年生产粗钢74.8万吨、钢材112.8万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河北省粗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民营钢铁企业数量上升至58家。其中,河北敬业粗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津西集团和唐山国丰粗钢产量分别达到976.84万吨、829.16万吨,沧州中铁、秦皇岛安丰、唐山瑞丰的粗钢产量分别达到742.01万吨、707.08万吨、629.13万吨,粗钢产量达到300万~500万吨的8家企业分别是武安裕华、秦皇岛宏兴、河北前进、辛集澳森、廊坊洸远、唐山东海特钢、唐山东华、唐山港陆。
 
2018年,粗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民营钢铁企业超过40家,虽较2015年有所减少,但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大幅提升。其中,粗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4家,即津西集团、河北敬业、九江线材和燕山钢铁;粗钢产量为500万~800万吨的企业9家,有东海特钢、安丰钢铁、沧州中铁、鑫达钢铁、瑞丰钢铁、东海钢铁、普阳钢铁、唐山港陆、宏兴钢铁;粗钢产量为300万~500万吨的企业8家,有唐山国丰、武安裕华、辛集澳森、天柱集团、唐山松汀、廊坊洸远、德龙钢铁、唐山荣信;粗钢产量为100万~300万吨的企业25家,有文丰钢铁、新金钢铁、唐山新宝泰、唐山东华、山川轮毂、唐山德龙、金鼎重工、唐山国义、烘熔钢铁、经安钢铁、承德盛丰、文安钢铁、承德兆丰、承德建龙、邢钢、秦皇岛佰工、明芳钢铁、华西钢铁、文安新钢、唐山金马、唐山建龙、、兴华钢铁、唐山春兴、迁安轧一、鑫汇冶金。可见,2018年,粗钢产量在300万吨以上的民营企业已超过20家。
 
而且,部分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成为全国工业企业中的优秀企业。2018年,全国有35家钢铁企业进入“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河北省有11家钢铁企业名列其中,除河钢集团外,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敬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武安市明芳钢铁有限公司、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武安市文安钢铁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10家企业均为民营钢铁企业。
 
与此同时,河北省内的首钢成为全国钢铁企业先进生产能力的代表和环保标杆企业,河钢集团居全国钢铁企业产量第四位。
 
二是深化企业管理变革,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迈出大步。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基本职责和议事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各负其责、责权统一、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其积极探索集体和个人买断、法人持股、职工参股等投资主体多元化形式,使子公司、分公司向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转变。唐山钢铁公司、邯郸钢铁总厂、承德钢铁公司、邢台冶金机械轧辊厂、邢钢、石家庄钢铁厂、宣化钢铁公司等10家省属冶金企业和冶金机械企业先后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唐钢、承钢、邢钢、石钢、邢机、宣钢热电6家企业先后进行股份制改造;唐钢、邯钢、邢机3家企业股票上市;因企制宜,中小企业以改组、联合、兼并、破产、租赁、承包、托管多种形式放开放活,90%以上的国有大型企业进行了改制。
 
20世纪90年代,原邯郸钢铁总厂创造出“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邯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邯钢经验为国有企业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借鉴,成为全国企业管理改革的一面旗帜。1996年,国务院专门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学习邯钢,使邯钢经验成为20世纪90年代全国工业企业学习的榜样经验。与此同时,河北省38家国有冶金企业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走出一条扩建、配套、改造的快速发展之路,工艺装备技术水平快速提高。
 
2000年后,河北省先后涌现出唐钢绿色发展经验、新兴铸管模拟法人管理经验等。河北省多家钢铁企业在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上逐步完善,建立了规范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股权架构。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安全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等比较成熟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中应用得越来越普遍,风险管理、价值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等方法已在部分企业实施。
 
三是推进企业重组,打造领军型钢铁企业集团。
 
20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在此形势下,邯钢1997年先后重组了衡水钢管厂和舞阳钢铁公司,随后两家企业均扭亏为盈。
 
2006年,唐钢重组宣钢、承钢,组成新的唐钢集团。2008年,由原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钢集团)正式成立。河钢集团以钢铁为主业,横跨钢铁、资源、制造、金融、物流五大板块,拥有唐钢、邯钢、宣钢、承钢、舞钢、矿业、销售、采购、国际物流、钢研总院、国贸、财达证券、衡板、宣工、燕山大酒店等子(分)公司。
 
2016年以来,河北省优秀民营钢铁企业对国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通过跨省重组,2020年,建龙集团产能超4000万吨,德龙集团产能超3000万吨,规模位居全国民营企业前列;敬业、九江钢铁、津西、明芳、金鼎等多家企业在省外投资建厂或收购、托管当地钢铁企业。
 
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
 
在党的领导下,河北省钢铁工业实施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河北钢铁工业装备逐步大型化、自动化,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1978年,河北省共有炼铁高炉83座,平均有效容积为74立方米,最大为620立方米;共有炼钢转炉22座,平均公称容量为9.4吨,最大为30吨;共有轧机41套,且自动化程度低,没有1套连轧机组。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当时总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且铁钢材比例失调,品种结构不合理。
 
2000年,河北省有2000立方米、2560立方米大型现代高炉各1座,河北省属企业高炉平均有效容积达到523立方米;转炉最大公称吨位为150吨,平均公称吨位为41.7吨,全部淘汰了化铁炼钢,实现了全连铸;除新上先进连续式轧机外,重点企业轧机全部升级改造,淘汰了开坯工序和多火成材工艺,全部实现一火成材。小型材、线材连轧比为66.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11个百分点。
 
2010年底,河北省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108座,占炼铁产能的52.33%,100吨及以上转炉98座,占炼钢产能的52.97%;河钢邯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建成投产;H型钢、中厚板、冷/热轧宽钢带、涂(镀)层板(带)等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建成投产。干熄焦、高炉喷吹煤粉、炉外精炼、转炉负能炼钢、蓄热式轧钢加热炉等先进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9年,河北省64个生产厂内炼铁高炉共计235座,总容积为242097立方米,按工信部原〔2017〕337号文折算炼铁产能为23278万吨/年,其中4000立方米~5500立方米高炉3座,2000立方米~3200立方米高炉21座,1000立方米~1780立方米高炉103座;炼钢转炉共计206座,总公称容量为20650吨,按工信部原〔2017〕337号文折算转炉炼钢产能为24326万吨/年,其中210吨~300吨转炉12座,120吨~180吨转炉74座,80吨~100吨转炉38座。河北省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100吨及以上转炉产能分别占全省总产能的76.1%、73.5%,较2015年分别提高15.2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提升科研实力。
 
河北省钢铁工业在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新产品开发和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每年都涌现出大批科技成果。1982年,宣钢龙烟铁矿“EL系列乳化油炸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985年,唐钢29U矿用支撑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河北省冶金厅的河北省炼钢连铸技术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0年,新兴铸管等“离心球墨铸铁管工艺及装备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唐钢等“唐钢超薄热带生产线技术集成与自主创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河北联合大学、河钢唐钢“钢铁企业低压余热蒸汽发电和钢渣改性全淬处理技术及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河钢舞钢成功生产出国内最大宽度不锈模具钢4Cr13,首创世界最大断面H13和DIEVAR扁锭电渣锭等。河钢石钢、津西钢铁、邢钢、首钢京唐等生产的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0年,河北省转炉炼钢全部实现连铸,高出全国钢铁工业连铸比平均值13.81个百分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轧钢一火成材比达到95.52%,连轧比大幅提高;河北省重点企业喷煤比平均为106千克/吨,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推广溅渣护炉技术,15吨以上转炉平均炉龄达5195炉;河北省重点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平均值为914千克标准煤,降到1000千克标准煤以下。
 
2000年~2018年,河北省钢铁工业143项科技成果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联合颁发的“冶金科学技术奖”;1978年~2018年,河北省钢铁工业519项科技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及河北省“科技兴冀省长特别奖个人奖”、省长特别奖、河北省科学技术省长特别奖(个人)、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2009年~2014年,河北省钢铁工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2981项,其中发明专利382项、实用新型专利2583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
 
进入新世纪,河北省钢铁企业陆续建成了省级企业研发机构47个、省级技术中心1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河北省钢铁行业基本实现了钢铁品种全覆盖,部分高端产品已形成规模优势,河钢集团高端产品比例达到51%,家电板、商用车特钢市场占有率为全国第一。2020年,河北省钢材产品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板带材占比接近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钢材产销率达99%。
 
三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河钢集团是中国钢铁企业海外发展的领军企业。河钢集团加强海外战略实施,构建面向全球的国际化竞争格局。海外布局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现拥有“四钢二矿一平台”,包括河钢德高、河钢南非矿业公司、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河钢马其顿中板公司、河钢南非DSP公司、河钢美国克拉赫公司,以及22个海外服务中心。目前,河钢集团境外投资达到11亿美元,控制运营海外资产近100亿美元,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10个国家,海外业务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2017年,河钢集团启动了河钢德高“丝路能源钢铁公司(BRESCO)”项目,与全球众多钢厂建立了业务关系。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根异国他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2019年底,河北省海外建成、在建及已备案项目钢铁产能达1295万吨。2020年3月9日,敬业集团成功收购英国第二大钢铁公司——英国钢铁公司,开启河北省民营企业进入西欧主要发达国家钢铁市场的先河;德龙钢铁印尼年产350万吨钢厂1号线全线投产。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党的领导下,河北省钢铁工业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
 
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3696万吨、炼钢产能1888万吨;“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共关停拆除高炉87座、转炉及电炉94座,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产能4106万吨,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2015年底,河北省炼铁产能2.85亿吨、炼钢产能2.83亿吨;全部淘汰了有效容积小于40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和公称吨位小于30吨的炼钢转炉、电炉,整体装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过程普遍实现了连续化和自动化。河北省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盈利水平处于全国钢铁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河北省钢铁行业吨钢利润除2007年、2010年两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8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6年,国家开始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要求河北省不仅不能有1吨增量,还要在存量基础上压减产能6000万吨。到2017年底,河北省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去产能任务。
 
为了巩固去产能成果,河北省加大监管力度,严禁新建扩大冶炼产能项目,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把产能置换项目审核关,对于确有必要建设冶炼设备的项目,对置换项目的产能指标严格审核,对置换方案是否合理仔细把关,在产能建设期间,严格按照置换公示的装备标准施工,并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组织开展抽查和专项核查,对于“地条钢”死灰复燃、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及违规新增产能等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狠抓负面典型,保持高压态势;统筹去产能和“十四五”发展,充分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河北省钢铁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
 
进入新世纪,河北省钢铁企业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工艺、新技术,建设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项目,加大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切实转变高能耗、高排放发展方式。
 
2014年,河北钢铁行业的转炉实现负能炼钢;2017年,河钢唐钢、河钢邯钢、敬业钢铁、普阳钢铁、邢台德龙、东海特钢、金鼎重工、新金钢铁、邢钢9家钢铁企业获工信部公布的“绿色工厂”称号。邢台德龙打造的钢铁文化园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8年接待4万人参观。
 
2019年,河北省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约为563千克标煤,比2015年下降1.6%;吨钢耗新水2.13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7.8%;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89.7%、46.8%和100%。此外,据有关部门测算,不考虑僵尸产能和产品产量变化情况,2016年~2019年,通过压减产能,钢铁行业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分别减少6.29万吨、12.13万吨、9.86万吨。
 
2020年,首钢京唐、邢台德龙、新兴铸管、河北纵横等钢铁企业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进入统计的企业吨钢耗新水2.13立方米,同比降低0.0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为98.05%,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24.63%,烟尘排放量同比减少24.71%,工业粉尘排放量同比减少14.23%,悬浮物排放量同比减少24.18%,氨氮排放量同比减少52.43%,钢渣利用率达到99.84%,高炉渣利用率达到100%,尘泥利用率达到99.84%。这一系列指标的变化,充分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强力推进超低排放成效显著,全行业实现达标排放,一大批企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要求,为京津冀大气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钢铁行业是实现碳达峰、推动碳减排的主力军,河北省粗钢产量占比高、资源环境负荷高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低碳发展任务艰巨。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已在规划河北省钢铁工业低碳发展路径,部分钢铁企业已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始研究企业低碳发展模式。
 
三是推进智能制造。
 
近几年,河北省钢铁工业全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5G技术、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人、设备、产品等制造要素和资源的实时联通,提升企业品种高效研发、稳定产品质量、柔性化生产组织、成本综合控制等能力;推动钢铁企业及上下游用户、现代物流商、科研机构等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优化生产运营流程;积极运用数字孪生技术驱动智能工厂建设,打造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河北省钢铁工业的智能化改造正在加速推进,河钢集团确立了产线智能化和统一大数据平台的中央数字中心为发展方向,河钢数字已进入国家“科改示范行动”企业名单;河钢宣钢1号转炉智能炼钢项目被评为河北省“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四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
 
当前,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有五大突出任务要完成:一是绿色发展,环保治理继续升级;二是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装备升级改造,走工艺技术装备综合配套大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之路;四是优化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由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变,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五是借去产能、环保治理和兼并重组之机,优化产业布局。
 
河北省钢铁工业需要突破低耗高效和洁净钢冶炼、超快速冷却、节能高效轧制及后续处理、协作制造等技术,构建“设计+钢铁+服务”创新模式,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打造服务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钢铁产业链。强链的重点是提升现有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提高专用钢材在钢材产品中的比重;补链的重点是加快高端、优质、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战略性新型钢铁新材料;延链的重点是鼓励钢铁企业向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建筑用钢结构等下游产业延伸。
 
河北省钢铁企业正在全面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和服务意识,正在由钢铁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中。多数钢铁企业主动对接下游用钢企业,围绕用户需求,创新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供材料推荐、后续加工使用方案等一系列延伸创新服务,创造和引领高端需求。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河北省钢铁工业不仅在产能规模、品种质量、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劳动生产率、行业效益明显提升。河北钢铁工业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0.37万吨提高到2020年的24976.95万吨,2020年人均产钢完成648.75吨。行业效益由1993年的20.3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590.71亿元。2020年,河北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行业效益均创历史新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河北省钢铁工业始终在党的政策方针指引下,砥砺奋进,取得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为我国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河北经济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实现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任务仍然艰巨,但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以百倍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克服前进征程中的一切困难,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再做贡献!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
  • [责任编辑:李慧]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