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减粗钢产量势在必行,既要严格落实,又要确保优胜劣汰

压减粗钢产量势在必行,既要严格落实,又要确保优胜劣汰

  • 2021年08月06日 10:58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
[导读]压减粗钢产量势在必行,既要严格落实,又要确保优胜劣汰

中国铁合金网讯:自201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各有关方面持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行业运行和结构调整呈现良好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家于今年初提出了压减粗钢产量目标。

随着7月份以来全国多省份密集发布压减粗钢产量通知,“全力确保压减目标实现”成为下半年钢铁行业运行的主基调。

7月28日~2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在上海市召开期间,《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钢协副会长及地方行业协会负责人,针对如何实现“确保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这一目标进行了深入探讨。

侯军:山钢将力争做到“减产不减效益”

“实施产能产量‘双控’政策是国家经过全局平衡后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调控经济的政策方向。控制钢铁产量过快增长是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产量压减实行‘三限两不限’(“三限”即限2016年以来违规新增产能、产能置换不规范的产能;限环保治理水平差的钢铁产量或非规范企业的产量;限整个高炉产量,通过限生铁产量实现限粗钢产量的目的。“两不限”即不限达到超低排放A级的企业钢铁产能;不限电炉短流程炼钢产能),有保有压,优胜劣汰,可以有效推动钢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钢协副会长,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表示,“山钢将坚决拥护支持‘双控’政策,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生产。”

他进一步指出,“双控”政策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碳达峰、碳中和步伐,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降低对铁矿石高需求的预期,降低企业原燃料采购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落实新发展要求,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以客户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营销、生产、研发高效运行的‘五位一体’商业模式,全力打造比较优势,努力争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新标杆。”侯军表示。

第一,重构新秩序,主动应变。在确保完成限产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山钢将综合考虑安全环保、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检修、冬季限产、冬季采暖等因素,优化客户订单、原料采购、产品结构、物流运输,统筹谋定,系统平衡,产销衔接,确保优势资源配置到最高效的产线和品种上,构建新的生产组织秩序,建立“限产时期最佳生产组织和创效模型”,做到“减产不减效益”。

第二,强塑新模式,提升优势。山钢将认真分析自身优劣势,通过全面对标找差,提升比较优势,从“超越自我、跑赢大盘、超越标杆、追求卓越”4个维度开展具体指标的全方位对标,引导全公司树立品质创效观念,着力培育高精特新产品,塑造精品钢制造模式,着力提升比较优势。

第三,融入新格局,抢抓机遇。山钢将推进改革攻坚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六大存量攻坚战”(应收款项、财务核销、账销案存、长期挂账不转资、审计及巡察发现问题)和“双降双提”(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有息负债总额,提升资产质量、提升运营质量)等重点工作,狠抓精益管理,进行内部深度挖潜,全面降本增效,优化资产结构,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智能制造和低碳环保水平,多措并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魏栓师: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定产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能耗“双控”政策及限电措施对包钢造成一定影响。“不过,包钢在钢铁行业中有个特点,就是一直没有达产,在产能上仍有一定空间。”钢协副会长,包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栓师介绍:“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今年全区产量不超去年’目标,在自治区内平衡方面,将采取‘限落后产能、保先进产能’的措施,做到‘有保有控’。”

魏栓师表示,压减产量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要把市场化、法治化的内涵从产能、产量、需求、环境等不同维度体现出来。

第一,要以合规产能为依据来压减产量。魏栓师认为,若想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压减产量,就要“以能定产”,以合规产能为界,既要保先进产能,又要保环保达标产能。

“去年,有的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的企业受装备检修影响,有的企业受产能置换影响,生产情况及产量不尽相同。如果要求这些企业今年产量同比下降,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些企业去年受到的特殊因素影响。”魏栓师指出。

他认为,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工作恰逢其时、非常必要。在专项检查中,对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限产,而对合规企业要给予政策倾斜。以合规产能为依据来限产,可以大幅减少去年各种特殊因素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达到相对公平。

第二,压减产量要考虑与需求的动态适配。从需求端来看,国内方面,今年下半年开始,全运会、服贸会、进博会、冬奥会等大型活动及赛事将陆续举办,场馆建设基本已经结束,市政建设也有所放缓,并且这些活动都对环保有着较高的要求。国际方面,去年,得益于我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治,国内钢铁企业拿到了大量海外订单。如今,国外经济加快恢复,国外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渐完备,国内钢材间接出口量将减少,下游需求面临着较多不确定性因素。

魏栓师表示:“在此背景下,压减粗钢产量,要紧盯需求端的变化,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适配。”

第三,要结合环保条件和环境负荷,有区别地进行限产。魏栓师认为,环境敏感区因其承载能力差、环境负荷较大,可以依据《环保法》的相关规定,对这一区域内的企业进行限产,这就是法治化手段;针对环境承载能力强且产能合规、环保达标的钢铁企业,可以要求其在与市场需求适配的情况下生产,这就是市场化手段。

第四,要“以矿定产”,解决对进口铁矿石的过度依赖。魏栓师指出:“压减产量的一大目的就是要从源头上解决对进口铁矿石的过度依赖,这就要求控制铁矿石的进口量。”“以矿定产”包含2个方面:一是减少铁矿石进口量,二是针对有自产矿的企业,要对其进行适当政策倾斜。

魏栓师认为,“以能定产”“以矿定产”是可操作性较强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李利剑:压减政策要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资源、环保等方面的问题相继涌现,钢铁工业发展到今天如此大的产量,就决定了压减粗钢产量是必要的。但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如何公平、公正、合理地把产量压减下来,这其中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钢协副会长,安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指出。

压减产量的前提是要契合国家在环保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方面的战略要求。在此基础上,压减政策应当更加切合实际、针对性更强。

第一,要解决压减政策与先前政策“打架”的问题。按照生态环境部此前政策,绩效评价达到A级的钢铁企业可以自主减排,不限产量,但根据“确保全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目标,A级绩效企业今年产量必定不能超过去年。但实际上,绩效评级工作是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的,很多钢铁企业都是在去年第四季度甚至今年上半年才拿到A级绩效评级,在此之前本就已经处于限产中,这就造成了政策之间的不衔接、不连续。

李利剑建议,可以按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评级来压减产量。“A级绩效企业已经有了较高的环保水平,可以不以去年的产量要求其限产。当然,重污染天气下,即使是A级绩效企业也必须自主减排。”李利剑提出,“针对B级绩效企业,可以限产20%;针对C级绩效企业,可以限产40%;针对D级绩效企业,可以限产50%。”

李利剑认为,这样做既对那些环保达标的钢铁企业更加公平,同时又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第二,要厘清压减政策所依据的标准问题。究竟要以产量限产,还是以炉容限产,这关系到压减政策的实际操作性及针对性。李利剑举例说:“对一家企业的4个炉子进行限产,按照限产一半的目的来实施压减政策,若以炉容为标准,可以直接封2个炉子,这样做不仅操作性更强,同时也更有利于管控。但若以产量为标准,要求其限产50%,这样做不仅难以管控,甚至个别企业还会在数据上弄虚作假。若是因此派人再去核查数据,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李利剑认为:“如果按照产线、炉容去进行压减,可能更加公平、更加公正,也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的环保管控目标,让产量真正能‘限得住’。”

第三,要考虑特殊钢铁企业的特殊生产情况。作为“2 26”城市中的重点城市,河南安阳市环保压力较大,市内钢铁企业走上了向其他城市转移产能的道路。

李利剑介绍:“由于安阳市环保压力较大,2019年安钢在安阳的炉子陆续停了,最后一个炉子是在2019年11月份停的。这样来看,对转移到周口的产能来说,去年1吨产量都没有,但现在要求按照去年的产量来限产,那就1吨都不能生产,这不但不合理,而且对于按照国家产能置换政策新建、又先拆后建投资巨大为环保做出贡献的这类企业而言,1吨也不能生产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压减政策还是要根据钢铁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杨海峰:减产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钢铁产业长远发展非常有利,当前压减钢产量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的必然要求。现在要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决按国家要求压减产量。”钢协副会长,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海峰首先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杨海峰表示:“上半年陕钢钢产量为635万吨,基本保持了同比持平,可以说是带头落实了‘全年钢产量同比不增或下降’的要求。陕钢的两家钢厂分别是3A级、4A级工业旅游景区,是清洁生产企业,但我们也会积极执行产能产量‘双控’政策,保持全年钢产量同比下降。”

“钢产量下降以后,铁矿石需求也会跟着降下来,矿价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高,钢铁生产成本高企问题也能有所缓解。现在,国外主要矿商相对于生产成本而言赚取了超额利润,这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严重挤压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空间,不利于整个钢铁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杨海峰说。

李新创:实现“三个降低”,从原料端控制产量

“目前,压减粗钢产量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国家及地方在制定压减政策上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完善。”钢协副会长李新创指出。

第一,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根据不同企业的环保水平、能耗水平及生产工艺差异,制定不同的压减任务目标,避免“一刀切”,对于环保水平差、工序能耗高、生产装备落后的企业要对其重点压减,对于采用电弧炉短流程炼钢生产工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不承担压减任务,甚至可以考虑适当给予支持。

第二,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市场平稳运行。李新创表示:“建议有关部委和地方要加强市场动态监测,积极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集中压减,造成市场震荡。”

第三,要强化部门联动,确保数据真实。在压减过程中,要让统计、税务等部门联动,多口径、多渠道核对相关数据,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针对统计过程中出现的漏报、错报等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详细说明原因且数据真实的情况下,对原有统计数据进行修正,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第四,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可以把今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视为契机,对企业实施分级管理,将有限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引导落后或竞争力不足的企业逐步退出。”李新创说。他认为,“作为落实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主体,钢铁企业应当坚定不移地落实压减任务。”

他建议钢铁企业同时要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制订合理的排产计划。钢铁企业应当提早制订生产计划和检修时间,合理安排承接订单,共同维护钢铁市场供需平衡。

第二,加快改造升级步伐。钢铁企业要充分利用产线停产检修时间,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节能改造、智能化改造及产线技改升级等项目,提升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三,适当调整发展规划。钢铁行业碳达峰方案、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将陆续发布,钢铁企业要根据这些发展规划制订和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更好地适应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有利于降低铁矿石市场的需求预期,短期内对稳定铁矿石价格具有积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仍需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矿石受制于人的问题。”李新创提出,“除了通过多种方式增加铁矿石自主供给外,还可以研究控制铁矿石进口措施,从原料端对钢铁行业产量进行控制,实现‘三个降低’。”

李新创进一步解释道:“一是降低国际铁矿石市场预期,平抑铁矿石价格。二是降低进口铁矿石依存度,促进国内铁矿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提高国内铁矿供给率,改变铁矿石供给受制于人的局面。三是降低国内钢铁企业长流程生产工艺产量,促进电炉钢发展及废钢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钢铁生产工艺结构的优化,减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张邦绪:针对特殊产钢区域要区别对待

“尽管我国钢铁产量如此大,但钱还是都被矿商赚走了,涨价后的成本最终还是要传导到下游行业,这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需要压减粗钢产量。”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四川省钒钛钢协高级顾问张邦绪指出。

张邦绪表示,粗钢产量必须压减,但不能搞“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对四川省这样的特殊产钢区域,要区别对待。

第一,压减产量要考虑产能布局。我国沿海地区东部、环渤海区域钢铁产能较为集中,整个西部地区钢铁产能布局较少。“以四川省为例,我们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但钢的年产量不过3000万吨左右,省内人均钢材用量很少。”张邦绪坦言,“四川省每年产的钢铁还不够自己用的,还要从省外购进800万吨左右的钢。”

第二,压减产量要考虑区域特色。据张邦绪介绍,攀西地区是我国少有的资源富集地区,仅攀枝花境内钒钛磁铁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就达到73.37亿吨,是全国第二大铁矿区。其中,钒资源储量达到1547万吨,占国内第一、全球第三;钛资源储量达到5.38亿吨,占全球第一;并伴生铬、钴、镍、镓等稀有元素。四川省钒钛产业为国家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张邦绪说:“我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四川省的钢铁产业是与众不同的。我们生产的不是普通钢,而是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钒钛钢。国家支持我们做大做强钒钛产业,以保障关键材料,如果在此背景下继续要求四川省钢铁企业大幅压减产量,那就形成了矛盾。”

四川省钒钛产业的特色显而易见。张邦绪说:“毛主席当年评价攀钢建设不是钢铁问题,是战略问题,这种战略意义至今依然如此。”

“现在,国家将钒钛战略资源列入重大专项。因此,从长远来看,压减产量政策要对四川省的钢铁产业区别对待,不能拿同一把尺子去量,要对战略性产业给予特殊考虑。况且,我们的铁矿石是攀枝花自己产的,不是进口的,这是我们的特点和实际。”张邦绪表示。

第三,压减产量要考虑流程结构。“四川省年产3000多万吨钢中,有1100万吨是电炉钢,电炉钢占比达到35%以上。四川省长流程钢铁产能有2100万吨左右,但长流程生产的不是普通钢,是钒钛钢。”张邦绪说,“从某种角度来看,对四川省来说,钢是副产品,钒钛才是主产品。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长流程炼钢,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就难以支撑国家对钒钛产品的需求。这是钒钛磁铁共伴生矿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的。”

据张邦绪介绍,7月27日,四川冶控集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国内首家新型千万吨级短流程炼钢集团诞生。组建后的冶控集团炼钢规模达1049万吨,跻身为全国最大的短流程炼钢集团。“成立一家千万吨级的短流程电炉钢企业,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张邦绪说,“四川省的电炉钢占比至少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

张邦绪指出,解决进口铁矿石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扶持国内矿山,二是要发展电炉钢;要控制钢铁出口,把钢铁留在国内市场,保障国内供给;要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来考虑,维护钢价稳定。

“出口初级钢铁产品,确实没必要,既拉大了对铁矿石的需求,又把碳排放留在了国内。”张邦绪说。

来源:中国冶金报 

  • [责任编辑:zhaozihao]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