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镁业1至8月生产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创历史最好水平!

青海盐湖镁业1至8月生产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创历史最好水平!

  • 2021年09月06日 09:27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青海盐湖镁业,生产经营业绩
[导读]2010年7月,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启动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建设,2016年项目初步建成并陆续投产。

中国铁合金网讯:
 
2021年,青海盐湖镁业公司1至8月份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持续向好,顺利开创除金属镁装置、电石装置技术改造外,其余装置全部联动运行的良好局面。
 
其中,动力厂、选煤厂、综合厂以及电石厂电石卸车、破碎、输送、石灰输送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在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全面落实排查整改等多措并举之下,全力保障了物料的生产供应,保证煤化工装置依照物料平衡关系稳定运行;电石厂2座石灰窑顺利开车稳定运行,产出合格石灰产品,有效保障了下游装置对水、电、气、汽的需求;30万吨/年乙烯法PVC装置50%负荷运行;DMTO装置、PP装置根据物料平衡70%负荷间歇运行,实现了煤化工和氯碱化工线各装置全部联动运行;纯碱装置83%负荷运行;甲醇装置单台气化炉100%负荷运行,钾碱装置、50万吨/年乙烯法PVC装置单线100%负荷运行,创造了公司试车试生产以来各类终端产品总量历年同期最高的好成绩,为公司顺利完成全年生产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以来,盐湖镁业公司针对生产薄弱环节加大管控力度,提高操作水平和管控能力,加强重点设备设施的监控,通过技改,使动力厂热电联产、MTO装置和PP装置开车运行期间的燃料气全部并网回收使用,减少了反应气放火炬时间,降低了甲醇单耗;通过尾气回收压缩机入口并联过滤器技改工作,实现不停机在线切换清理工作,提升了丙烯的回收率;通过纯碱装置接收甲醇副产的二氧化碳,持续维持了高负荷运行。
 
与此同时,盐湖镁业公司围绕生产主责,持续优化运行模式,对制约生产稳定的瓶颈问题进行专项攻关,有效实现降低单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甲醇配煤实验持续得到工业化实际生产验证,开车投料至产出甲醇时间从原始开车 20 小时缩短至 7 小时,上半年工业化实际使用17种配煤方案生产,不仅将选煤厂长年积累的9种煤全部消化完毕,还极大缓解了甲醇用煤的采购,保障了甲醇装置的生产,使甲醇时隔四年之后,再次实现双炉运行;30万吨PVC装置充分发挥煤化工与氯碱化工互相耦合衔接、联动运行的作用;钾碱装置持续维持高负荷运行,及时处理固碱包装的频繁故障,实现了固碱包装12条包装线基本稳定运行的良好局面;空分装置时隔四年再次实现两套同时运行;综合废水处理中心一二期系统并网运行,最高处理水量达到100m³/h,有效缓解了污水一期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各公辅装置全力保障、煤化工联动运行、钾碱和纯碱较高负荷运行、两个PVC联动运行创历史最长记录,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苦练内功强改革,多措并举解难题,群力群策抓效益,同舟共济出成绩。围绕经营脱困、着眼生产自救、践行苦干实干,盐湖镁业公司既狠抓安全隐患排查,又加强生产组织工作,领导干部将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到生产管理每个环节,岗位员工自觉践行一线工作法,继承发扬公司“五加二,白加黑”的无私奉献精神,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公司上下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团结一心开展工作,全力以赴确保生产安全、稳产、高产。截止到八月底,公司已完成各类产品总计81.3万吨,其中纯碱43.53万吨,PVC16.98万吨,固碱17.89万吨,PP2.90万吨;同比2020年增加38.45万吨,同比2019年增加30.63万吨。良好的生产产能,也使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经营性利润呈上涨趋势,8月份生产经营实现正现金流4987万元,全年首次实现正现金流1500万元,这是盐湖镁业公司试车试生产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为公司下一步生产经营稳定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取得的成绩,盐湖镁业公司干部职工展现出的是充足的干劲、高昂的激情、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及对活下来、走出困境的决心和全力以赴达成全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信心。后续,镁业公司将继续聚焦目标,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强化执行,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立足“三苦两争”“三改三加强”“三做三化”逐步实现“活下来、好起来、强起来”的目标,力争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迎新局,开创出镁业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信息来源:青海汇信 青海盐湖镁业
 
青海盐湖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简介
 
2010年7月,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启动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建设,2016年项目初步建成并陆续投产。这是近10多年来全球唯一建成并投产的电解法金属镁项目,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属镁冶炼项目。该项目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环境友好型镁产业基地和产业链,已经可以生产世界上最清洁的金属镁产品。全部达产后,将使得金属镁能在大规模、持续性工艺的工厂中生产,将对全球镁行业及镁合金的生产和应用带来重大影响。
 
 
此项目以察尔汗盐湖镁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钠利用为副线,以氯平衡为前提,以煤炭资源为支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对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废水、尾气等方面充分循环利用,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完全符合国家绿色节能发展战略。
 
目前,青海盐湖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已形成青海盐湖镁业从盐湖卤水电解生产金属镁、青海海镁特镁业利用液态镁液生产镁合金及青海特立镁镁合金铸件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生产运行规模为:10万吨/年金属镁装置、100万吨/年甲醇装置、100万吨/年DMTO装置、16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0万吨/年乙烯法PVC装置、30万吨/年钾碱装置、50万吨/年乙炔法PVC装置及100万吨/年纯碱装置、240万吨/年焦炭装置、80万吨/年电石装置、400万吨/年选煤装置,以及青海海镁特镁业建设的5.9万吨/年的镁合金生产线。同时,盐湖工业在青海省西宁市投资建设镁合金压铸生产企业——盐湖特立镁有限公司,进一步延伸镁产业链。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有色冶金产业、化工产业、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的有机结合。
 
青海盐湖镁业的卤水电解镁技术以钾肥生产废液老卤经盐田自然滩晒出的水氯镁石为原料,通过除杂精制—脱水—电解和铸造生产高纯度的金属镁。镁冶炼副产的氯气直接生产PVC,避免氯气污染环境。卤水电解法生产金属镁技术,资源利用率高、节能高、对环境实现零污染零排放,该项目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破解了老卤净化与脱技术难题。在产品质量上,相比热还原法产品质量连续稳定。在环保方面,CO2的排放量和其他废物排放量少。该项目属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协调,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要求。
 
青海盐湖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良好实践
 
(一)清洁原料――化“镁害”为“镁利”
 
青海察尔汗盐湖的资源形态主要以光卤石为主。目前青海盐湖工业已经在格尔木地区已建成氯化钾装置500万吨/年,占全国总产量的90%,有效满足了国内农业对钾肥的需求。随着钾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老卤(主要是含氯化镁33%),长期以来形成高镁湖泊,严重影响到钾肥的开采,这种生态资源的不平衡利用,成为察尔汗盐湖的“镁害”,对盐湖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而青海盐湖镁业使用废液老卤为原料生产金属镁,为解决环境危害和镁业发展找到了最佳路径,将有利于维护青海生态保护优先战略。
 
老卤经过简单的盐田滩晒即可得到高纯度的水氯镁石,变成电解法生产金属镁极为优质的原料,利用其生产金属镁不仅节省了原料成本,而且省去了废液排弃费用,化“镁害”为“镁利”,使得察尔汗盐湖资源利用更为合理。察尔汗盐湖氯化镁储量40.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0%,全国的70%,按每年100万吨原镁计,可开采使用1000年,开发潜力非常大。
 
(二)绿色能源――光伏电、光热电
 
 青海盐湖发展电解镁具备得天独厚的光伏电、光热电优势,为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格尔木是全国太阳能资源开发综合条件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年均日照时数为3096.3小时,年总辐射量为6950兆焦/平方米,年太阳能发电理论蕴藏量可达15.5亿千瓦。
太阳能发电可减少煤炭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对减轻环境污染显著的促进作用。格尔木市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崛起,光伏企业集中区域均在金属镁项目50公里范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000兆瓦。可为盐湖镁生产提供充足的有成本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三)低碳排放—改善金属镁的生产的环境绩效
 
青海盐湖金属镁一体化项目,采用电解法生产工艺,镁电解环节使用电力的电力为清洁能源,不产生碳排放。副产品生产中使用蒸汽和天然气,能显著降低碳排放。该生产模式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镁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形成中国金属镁生产和供应的多元化格局。青海海镁特采用行业内领先的连续、自动化、全流程、低能耗生产工艺,使用盐湖镁业液态原镁生产镁合金,并在生产中采用环保和安全的保护气体,成为最高环保标准的镁合金工厂。
 
(四)盐湖镁应用的生命周期分析最佳
 
青海盐湖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能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低碳绿色的镁金属,改善镁材料和镁产业的环境绩效。目前,盐湖镁业公司生产的原镁已经供给青海海镁特镁业用来生产高品质镁合金,并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助推交通轻量化。根据国际镁协委托第三方研究并于今年发布的最新镁材料生命周期LCA分析报告,盐湖镁业所生产的金属镁及镁合金在生命周期中有着最佳的环境绩效,温室气体排放量大道全球最低。随着项目的逐步达产和下一步的扩建,这一产业模式将会成为全球镁业发展的新趋向,在材料的竞争中为世界带来更大批量、更加稳定、更加可靠、更可持续、更好声誉的金属镁产品。特别是,将为汽车及交通轻量化事业提供更有效的材料支持和解决方案,为美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位于青海省盐湖的镁生产基地,是减少原镁生产环境影响的一条有前途的路径。
 
2019年5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76届世界镁业大会上,国际镁协评奖委员将2019年国际镁协环境责任奖授予由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和青海海镁特镁业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以循环经济和低碳模式生产绿色金属镁及镁合金”项目。该奖项的颁发,是国际镁业界对青海盐湖金属镁及镁合金一体化项目创新性技术路线、产业模式的认同,对低碳减排成效的充分肯定,是对该项目参与单位和参与者积极开拓全球镁产业发展新路所做努力和取得成绩的褒奖,也反映着业界与市场对清洁低碳绿色镁材料的新期待。

 

  • [责任编辑:kangmingfei]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