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
日前,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盐城市“十四五”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推进盐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谋划。盐城市作为中国钢铁产业沿海布局的重要一环,这一规划的出台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江苏省作为钢铁大省,沿海城市盐城市的贡献有目共睹。2020年该市钢铁产业规模迈上千亿台阶,建成粗钢产能462万吨、在建粗钢产能135万吨、锁定粗钢产能110万吨,已初步形成不锈钢、普碳钢两大品种体系,300系不锈钢产量位列全国第三,建成国内最大的食品级不锈钢生产基地。
按照《盐城市“十四五”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盐城市将以“一主一辅”总体格局为引领,主攻精品钢、不锈钢、优特钢三大方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部署创新链、配置供应链,谋划建设东部沿海绿色精品钢基地,全力打造全国高品质不锈钢产业新地标、江苏省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钢铁产业竞争实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有效供给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绿色低碳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一基地、一地标、一高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集群集聚态势更加凸显
全市钢铁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先进钢铁材料、用钢产业、配套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体系加快形成。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力争培育中国500强企业1家。
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以上。全市高端不锈钢、优特钢占比达到60%以上,本地钢材消费转化率达到20%以上,重点企业增加值率、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创新投入强度持续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载体5个以上,研究院、孵化器、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引导基金“四个一”创新生态体系全面形成。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钢铁企业全部达到超低排放A类企业标准,单位污染物、综合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达到国家最高要求,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建成2个省级以上绿色园区、2个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打造3个以上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智能制造水平全面跃升
钢铁产业数字化赋能加速推进,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先进炼铁、炼钢产能占比均达到8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一批示范性智能工厂(车间)。
产业布局
主动顺应全省钢铁行业布局调整,依托龙头企业、引进重大项目,围绕全链条产业体系,着力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的钢铁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形成“一主一辅三大集群”总体发展格局。
一主:
即以黄海新区616平方公里为载体,以国家级新区为标杆、以省级开发区为目标,推动滨海、响水沿海片区一体化布局、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发展。谋划建设东部沿海绿色精品钢基地,全力打造全国高品质不锈钢产业新地标。
一辅:
即以大丰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建设绿色建材及优特钢产业集群。
三大集群:
即以滨海沿海片区为载体,谋划重大项目,承接产能集聚,重点发展面向国家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使用的精品板材、长材钢铁产品,谋划建设东部沿海绿色精品钢基地。
以响水沿海片区为载体,依托德龙镍业,巩固提升300系不锈钢基础和优势,适时拓展400系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做大做强不锈钢后道深加工产业和不锈钢制品产业,聚力提升不锈钢产业能级,构建不锈钢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全国高品质不锈钢产业新地标。
以大丰港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加快推进联鑫钢铁靠大联强转型升级,积极引进非高炉冶炼、氢冶金等先进工艺,聚力发展精品建筑用钢,延伸拓展优特钢品系,建立“普、精、优、特”产品梯队,打造绿色建材及优特钢产业集群。
同时,围绕特钢材料深加工产业转型发展,进一步推进东台合金材料产业园优化整合,积极引进一批钢铁制品生产优质龙头企业,打造特钢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
依托黄海新区滨海沿海片区建设千万吨级沿海绿色精品钢基地的要素资源条件,谋划重大项目,承接产能集聚,力争近中期形成1000万吨级粗钢产能规模,中远期形成2000万吨级以上粗钢产能规模。将滨海沿海片区打造成为产品门类丰富、要素资源共享、绿色低碳环保、产城融合发展的钢铁基地。
按照盐城市最新规划,该市将重点放在延伸培育产业链条,聚力推进集群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积极谋划东部沿海绿色精品钢基地;全力打造全国高品质不锈钢产业新地标;做优做强绿色建材及优特钢产业集群;高标准推进特钢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kangmingf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