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位于巴西马拉尼昂州的淡水河谷圣路易斯球团厂将自2024年起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由此将减少至多28%的温室气体排放;淡水河谷所有球团厂自此将全部使用排放更低的天然气作为燃料。
根据淡水河谷近期签署的合同,位于巴西马拉尼昂州的淡水河谷圣路易斯球团厂将自2024年起获得天然气供应,自此,淡水河谷所有球团厂将全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此举有助于淡水河谷实现到2030年前将“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量减少33%的目标。
除了位于巴西马拉尼昂州的圣路易斯球团厂外,淡水河谷还在巴西的圣埃斯皮里图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以及阿曼的苏哈尔市运营着球团厂。淡水河谷上周四与天然气供应商Eneva以及负责将天然气输送至圣路易斯球团厂的马拉尼昂天然气公司(Gasmar)签订合同,这份合同将使圣路易斯球团厂停止在熔炉中使用燃油,这一转变预计将使工厂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至多28%。
由于天然气较燃油更为便宜,此举还将减少燃料成本。此外,巴西最近实施的《天然气法》打破了巴西天然气行业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使这份合同得以在自由市场中执行。这份合同也因此标志着对开放天然气市场这一国家行动的支持,该行动旨在倡导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环境。
这份天然气供应合同在马拉尼昂州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它是淡水河谷“分享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鼓励供应链做出社会投资,从而构建一个致力于促进地区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网络。此举符合公司对2030年议程的承诺,该承诺的目标是促进运营所在地区的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份合同对淡水河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们的球团厂在能源矩阵转型领域迈出了又一重要步伐,这符合我们的零碳排放议程。根据这份合同,马拉尼昂州将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天然气输送网络,该网络将不仅将服务于淡水河谷,未来也有望服务于当地其他行业。”淡水河谷全球业务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佩雷拉(Alexandre Pereira)先生表示,“最后,这份合同的重要之处还在于,将为马拉尼昂州以及我们运营所在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些方面与我们齐心协力改善生活、改变未来的企业宗旨完全一致。”
负责天然气输送的供应商Gasmar将在马拉尼昂州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将伊塔基港与淡水河谷运营区相连接,这个网络位于伊塔基至巴坎加地区。新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将为当地其他行业使用天然气创造条件,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供气。
天然气与燃油等能源相比更为清洁,它的污染物更少,燃烧更洁净,燃烧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更低,因此被认为是脱碳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燃料。
减少造球作业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淡水河谷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部分排放目前约占公司排放总量的30%,超过采矿和铁路运输中产生的排放总量。除了使用天然气外,淡水河谷还在寻求其他替代能源。淡水河谷还在圣路易斯球团厂测试将生物炭用于球团矿生产。生物炭是一种可再生产品,通过将生物质碳化获得。
为了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的减排目标,淡水河谷将投资40亿美元至60亿美元,这将加强淡水河谷的社会契约,助力公司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淡水河谷还承诺到2035年前将产生于价值链上的“范围三”排放减少15%。
科普 | 碳排放范围的“1、2、3”是什么?
碳排放范围的1、2、3概念来自于《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GHG Protocol。
这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自1998年起开始逐步制定的,它由四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标准组成:《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企业价值链(范围3)核算和报告标准》《产品生命周期核算和报告标准》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项目量化方法》。
为便于描述直接与间接排放源,提高透明度,以及为不同类型的机构和不同类型的气候政策与商业目标服务,GHG Protocol针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设定了三个范围:范围1、范围2和范围3。
范围 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范围1排放是来自公司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的直接排放。换句话说,范围1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企业一系列活动的直接结果。范围1排放分为四个领域。
固定燃烧
来源包括用于加热建筑物的锅炉、燃气炉和燃气热电联产 (CHP) 工厂。最常见的燃料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LPG)、瓦斯油(又名红色柴油)和燃烧油(又名煤油)。《京都议定书》涵盖的所有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燃料都必须包含在范围 1 计算中。它们也包含在简化的能源和碳报告要求中。
移动燃烧
燃烧产生温室气体的燃料的组织拥有或租赁的所有车辆都属于范围 1。通常,这些车辆将是由汽油或柴油发动机驱动的汽车、货车、卡车和摩托车。然而,交通正在发生变化。正在采用替代燃料,例如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以及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全电动汽车 (EV) 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也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动汽车可能意味着组织的一些车队将属于范围 2 排放。这些必须包含在简化的能源和碳报告 (SECR) 中。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来自有意或无意的泄漏,例如:设备的接缝、密封件、包装和垫圈的泄漏,煤矿矿井和通风装置排放的甲烷,使用冷藏和空调设备过程中产生的氢氟碳化物(HFC)排放,以及天然气运输过程中的甲烷泄漏。
过程排放
过程排放是指在工业过程和现场制造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例如,在水泥制造过程中产生 CO2、工厂烟雾、化学品等。
范围 2 :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范围2排放是企业由购买的能源(包括电力、蒸汽、加热和冷却)产生的间接排放。对许多公司而言,外购电力是其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也是减少其排放的最主要机会。各公司通过核算范围2的排放,可以评估改变用电方式和温室气体排放成本的相关风险与机会。
企业从公用事业公司或其他供应商处购买的电力的生产和分配会影响其范围2的排放。如果某企业的电力组合中化石燃料含量很高(供应商燃烧大量煤炭来生产电力),那么该企业的范围2排放量将高于生物质、可再生电力甚至天然气产生的电力。各公司可通过投资能效技术和节能,减少其用电量。
范围 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范围3排放是报告公司价值链中发生的所有间接排放(不包括在范围2中)。范围3的排放包括以下内容:
外购原料与燃料的开采和生产
相关的运输活动
运输外购的原料或商品
运输外购的燃料
职员差旅
职员上下班通勤
运输出售的产品
运输废弃物
范围二之外与电力有关的活动
开采、生产和运输用于生产电力的燃料
外购转售给最终用户的电力
生产被输配系统消耗的电力
租赁资产、特许和外包活动
使用售出的产品和服务
废弃物处理
处理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处理外购原料和燃料生产时产生的废弃物
处理寿命周期结束的售出产品
简而言之,范围1排放是公司直接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排放是公司购买的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范围3则是这两者以外公司产生的所有排放。
为什么要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
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或创建排放清单对于企业了解自身的碳足迹和对其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企业想制定减少排放以及化石燃料的使用的目标,在此之前必须先对自身碳足迹进行计算。如果不这样做,那就像减肥而不先踏上体重秤一样。没有初始基准便无从比较,也无从知晓什么是行之有效的。
另外,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对企业自身也有好处。这一过程将帮助管理者深入了公司业务的每个部分——包括运营、产品生命周期、供应链和价值链、利益相关者关系以及所有其他相关活动。
虽然碳或温室气体核算可能看起来令人生畏,但它应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旅的第一步。
碳排放核算是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碳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来源 淡水河谷
摘自 冶金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铁合金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均不得擅自拷贝或转载,否则视为侵权,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特此郑重声明!
- [责任编辑:kangmingfei]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