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工业制造,材料先行。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石与先导。涪陵区积极把握全市建设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机遇,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积极融入全市布局,谋划化工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和汽车轻量化材料、前沿新材料3大产业。2022年涪陵区新材料产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137.8亿元,同比增长16.8%,建成重庆市首个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创建高性能塑料及树脂制造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被纳入全市8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全球最大单体氨纶生产基地。
高能级推进创新平台打造
走进位于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华峰重庆氨纶生产车间,飞速旋转的卷绕机正纺出洁白的氨纶丝,成为高端服装制品的重要原料。整个车间只有两三个工人,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技术,工人坐在电脑终端,即可完成压力、温度等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控、校准,精准把控每一个生产流程。
作为涪陵区新材料产业的标杆企业,重庆华峰化工通过对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完成基础信息化、应用数字化、流程可视化和决策智能化等数字化转型,建成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1个智能工厂、1个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目前工厂关键设备联网率达到100%,5G融合网络联网率达到80%以上。
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抓好科技创新是一道必答题。涪陵区积极推进“企业+”联合创新,打通中科大、港科大等高校与区内企业合作渠道,成立“企业+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载体”等联合体10个。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市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4家、智能化工厂11家、数字化车间29个。
高标准推进创新主体培育
在位于涪陵临港经济区的重庆万凯产品陈列室,各式各样的保鲜盒、包装瓶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产品的原料正是重庆万凯生产的食品级聚酯切片。
“我们将石油衍生物PTA经过提纯、消毒后,再与乙二醇进行酯化、缩聚、固相增粘等新进技术,最终加工成颗粒状的PET瓶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的包材生产。”重庆万凯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自2018年在涪陵区建厂以来,已建设投产了三期项目,形成年产PET聚酯瓶片180万吨的产能。
4年建成百亿级企业,像重庆万凯这样的新材料企业,为何能在涪陵快速成长?答案是:抓住了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涪陵区深入推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打造生态”的产业变革。在材料产业方面,抢抓全市建设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机遇,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游高效贯通、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进一步从大局中把握自身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
涪陵区建立了涪陵区科技局牵头、部门和园区协同的培育机制,聚焦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创新主体培育库,把先进材料企业纳入骨干企业培育重点,邀请专家“一对一”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辅导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材料产业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
高效率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位于涪陵高新区的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卡涞”)生产的复合材料轻量化电池箱上盖通过汽车行业IATF16949认证,该上盖不仅减轻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整体重量,还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腐蚀、阻燃防火、可设计性强、易成形等优良性能,能更好地保护动力电池,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22年8月4日,重庆卡涞落户涪陵高新区,创下从签约到投产不到半年的涪陵“卡涞速度”。该公司作为涪陵区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企业、涪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链主企业、涪陵“招引一个链主,带动一个产业”标杆企业,与重庆华峰、联洋、幄肯新材料等涪陵区龙头企业,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开展产业协同创新,积极融入涪陵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
“卡涞速度”只是涪陵区推动新材料项目加速落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涪陵区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推动一批新材料项目加速落地,进一步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建立“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服务流程,提升技术转移队伍服务能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依托涪陵人才计划,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征集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项目合作需求,实施高端、科创、青年、产业四类人才工程,依托慧谷湖科创小镇引进高端研发机构16家,以校企联合、项目引智、高端引才等方式构建形成先进材料高端人才体系。
涪陵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扣全市、全区战略部署,继续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催化出材料产业的指数级增量。加快构建“1238”产业科创体系,深入实施“1366”科技创新行动,持续壮大以聚氨酯、聚酰胺、聚酯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以铝及精深加工、钢铁薄板、铁合金等为代表的金属材料,以装配式建材等为代表的建筑材料,大力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性MOFs材料、下一代硅基电池负极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推动材料产业加快“向新”发展。
来源:人民网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