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河工业园区千亿产业集群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甘河工业园区千亿产业集群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2024年02月05日 10:35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钢铁,世界钢铁,钢铁市场,钢材,经济,铁合金,锰,铬,铝,铜,镁,锌,锂
[导读]在产业发展上,园区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大力发展有色(黑色)金属精深加工和特色化工产业

中国铁合金网:近年来,甘河工业园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运行,园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质量效益显著改善。“十四五”期间,园区将聚焦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链条延伸、循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新项目的引进与实施,重点构建以“2+2+1”为核心的产业体系〖“2”即有色合金新材料、特色化工新材料两大核心主导产业;“2”即 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1” 即现代服务业〗。利用园区产业升级需求和产城融合配套要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适度配套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园区生产生活需求。

发挥产业优势 推动优化升级

在产业发展上,园区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以“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大力发展有色(黑色)金属精深加工和特色化工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及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色(黑色)金属及合金材料产业】依托有色(黑色)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已构建“电解铝-铝合金(铝镁合金、锌铝合金)-铝型材”产业链,谋划“铝铜镁锌-基础合金-合金部件”产业链,形成了年产165万吨电解铝、148万吨铝深加工、15万吨电解锌、15万吨电解铜、4000吨镁合金压铸件、50万吨铬铁、50万吨硅铁的产能规模,92万吨铝液合金化,铝液就地转化率达77%;深加工产品产值占比达到45%。

【特色化工产业】依托现有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初级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先后引进盐湖海纳、云天化、同鑫化工、鸿博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发展了盐化工、复合肥、氟化工、铬化工等重点产业,构建了“石灰石-电石-乙炔-PVC”“冶炼尾气、天然气-甲醇-醇基油”“硫酸-无水氟化氢-含氟制冷剂”“无水氟化氢-氟化锂-六氟磷酸锂”等产业链,正在建设“铬铁-铬酸盐-重铬酸盐-氧化铬绿-金属铬”“甲醇-烯烃-丙烯腈-碳纤维”等产业链,推动初级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具备了年产129万吨复合肥、24万吨PVC、20万吨烧碱、80万吨甲醇、10万吨无水氟化氢、4万吨制冷剂、5万吨重铬酸钠等产能规模,正在实施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围绕打造锂电储能、光伏制造、化工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光伏锂电配套产业及化工新材料,先后引进了中复神鹰碳纤维、亚洲硅业电子级多晶硅、青海中昱光伏配套材料、弗迪锂能六氟磷酸锂及氟化锂、青海硅旺金属硅粉、天合光能(西宁)新能源产业链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质项目。

新能源产业方面,已形成7万吨电子级多晶硅、3000吨六氟磷酸锂、600吨氟化锂、15万吨工业硅粉加工、6500吨光伏支架加工及8万只光伏热场坩埚等生产规模,正在实施年产10万吨工业硅生产、10万吨工业硅加工等项目,计划实施15万吨电子级多晶硅、日产2400吨光伏玻璃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方面,已建成中复神鹰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和全球首个单规模超过2万吨的全流程高性能碳纤维基地,将极大提高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自主保障能力,极大提升国产碳纤维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园区成功认定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128%。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围绕打造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积极引进碳纤维风力叶片、碳纤维航空配件、碳纤维体育器械等重点项目,重点发展航天复合材料、非金属汽车部件、体育器械及其复合材料下游市场等,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绿色建材产业】依托园区粉煤灰、冶炼尾渣等副产品,发展壮大绿色建材和配套产业。现已建成年产5万吨装配式钢构件、300万吨水泥、150万吨石灰石加工、400万立方米高标混凝土、8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块、76万吨特种砂浆、50万吨水泥基复合材料、20万吨温拌沥青、10万立方米市政专用砖、7.3万米装配式管廊管网、1万根超高性能电杆等产能规模,正在建设40万吨温拌沥青、5万吨铁路设施等项目。

“绿色”变革 悄然进行

202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第五批)公示名单,甘河工业园区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成为2023年度全省乃至全国化工行业化肥类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入选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既是对园区推动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对企业践行绿色生产理念的高度认可,标志着园区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零的突破。

近年来,甘河工业园区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加强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升绿色生态环境、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先后获批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首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节水型园区,逐步让“绿色”成为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园区把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推进园区经济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主动引入战略合作企业对亚洲硅业、黄河再生铝、鑫恒铝业、际华江源等低效和停产企业进行重组或战略合作,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释放了产能;先后停改关高污染企业13家,淘汰粗铅、电解铅、碳素、金属钠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能100万吨,并深入推进园区有色(黑色)、基础化工等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园区电解铝能耗、铁合金烟气回收利用、余热发电等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同行业领先。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先后引进了中复神鹰碳纤维、亚洲硅业电子级多晶硅、青海中昱100GW光伏配套材料、天合光能全产业链、中科德方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青海绿衡固废综合利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链延伸的绿色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合金新材料、新能源、绿色建材等优势特色的绿色产业格局,引领园区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和绿色化方向迈进。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在循环化改造、循环产业链构建等方面下功夫,完成了铬酸盐清洁生产等34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首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企业废水资源化利用、中水回用管网工程、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等项目建成投运,园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园区循环经济工业产值比重达8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进一步实现园区内企业间耦合发展,产业链间相互平衡的闭路循环合作模式。

全面践行“双碳”目标,编制《甘河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甘河工业园区碳账本》,积极落实能源“双控”和能效标杆建设。2023年,区内5家企业7项工艺单耗达到行业标杆水平,1家企业评为省级能效领跑者,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培育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节水标杆企业2家,节水型企业6家,开发绿色设计产品24项。开发建成园区绿电态势感知分析平台、节能低碳智慧平台,鼓励园区重点用能企业开展绿电绿证交易、绿电溯源认证,壮大绿电和绿证交易规模,至2023年绿色电力直接交易用户达55%,清洁能源占比达66%,年节约能源约196万吨标煤。

通过工业废气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及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管控,持续推动园区蓝天“更蓝”,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9年的79.1%提升至目前的91.3%,各类污染因子逐年降低,着力提升绿化水平。累计投入6250万元不断增加园区绿化面积,由2019年169万平方米增加至183.2万平方米,绿化率由5.28%提升至目前的5.73%。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来源: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