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合金网:3月28日,在松桃三和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现场,碳酸锰矿通过原矿车间破碎、粉磨,浆化车间浆化,化合车间浸出、氧化、中和后,在压滤车间过滤,最后由电解车间生成锰粒。
成立于2003年4月的三和锰业,是一家采用先进技术生产高品质锰系列产品的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电解金属锰及锰下游产品。
“目前电解金属锰片售价在1万元每吨,而低碳锰铁、金属锰球等锰系产品价格更高。”在三和锰业工作了12年,办公室主任石松江对锰行业早已耳熟能详。该公司出口到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家的金属锰球,每吨卖到1.4万元。
“电解金属锰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锰系产品才能带领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石松江说,从锰矿到电解锰片,再到如今的锰系产品,产业链的不断延长,让公司实现年产值8亿元。
锰三角地区锰矿资源丰富,松桃探明储量7.4亿吨,而秀山和花垣两地均是三四千万吨。
“产品附加值越高,就意味着发展过程越曲折。”松桃自治县自然资源局矿权股工作人员李应秋回忆,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卖原生锰矿就成为松桃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寨英镇是“中国锰都”——松桃的锰矿石核心矿产区,卖矿的兴盛,一度让寨英跃居松桃所有乡镇税收之首。
“以村委会名义办采矿权,投资商直接联系村里就可以开采。”寨英镇副镇长周舟仍然记得当时的盛况:“挖矿的工人没有卖矿的商人多,从矿山到镇上交易市场7公里路程,运矿车辆川流不息。”
一辆载重10多吨的车,一年可以赚六七万元,十里八乡的“聪明人”都想着来分一杯羹。508辆车来来回回,解决拥堵、车祸、矛盾成为寨英镇政府的“家常便饭”。
时任寨英镇矿办办公室主任,雷义国提出“按号不按车”的创新举措:508辆车轮流排号,排到号的车辆当日驶入矿山,其余则以300元一年的费用留在镇停车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源源不断的锰矿流进县内几家收购企业,造成积压过多,价格一路下滑,导致后期开采的锰矿堆成山。
承受不住价位的中间商另辟蹊径,把锰矿卖到湖南、重庆等周边区县,但经过矿办检测站时,却要多收取300元的费用。美其名曰:“区域经济保护。”
“煮熟的鸭子,怎么能让其飞走。”十分无奈的矿商又纷纷寻求发展新路。本世纪初,在资源优势和营商环境“红利”条件下,三和、武陵等十大登台唱戏的企业,拉开了松桃电解锰生产的序幕。
为抢占市场,各大电解锰厂使出浑身解数。三和锰业是松桃锰行业的“带头大哥”。建厂第二年,年产能2万吨电解金属锰片一分厂建成投产;建厂六年后,二分厂建成投产;2015年全面升级技改,并新建金属锰球、金属锰锭、低碳锰铁生产线……
既要经济红,也要生态绿。三和锰业首创电解槽悬空生产,实现粉尘不外露,溶液不外排,废水100%回收。
作为十大电解锰厂最后一个建成投产的武陵锰业,自启动建设以来,就立足建成高起点、高标准的环保示范工程,确保了环保标准执行到位、环保设备投入到位、环保人员配置到位、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松桃目前基本形成了锰矿资源开采-电解锰初加工-锰精深加工的产业体系。
但面对国际国内锰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松桃锰产业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铜仁市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上,打通松桃自治县锰基础材料产业与大龙经济开发区锰系新材料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延链生产电解二氧化锰,电池级硫酸锰,四氧化三锰……
建设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巩固和适度扩大电解金属锰规模;拓展锰系新材料在电池、信息、节能环保、化工医药等领域功能性开发和应用;实现战略资源安全利用,更好地推动锰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向新阶段的一系列详细措施,已提上“富矿精开”的规划日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松桃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峰表示,松桃将按照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完整的锰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锰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来源:天眼新闻
- [责任编辑:Alakay]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