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释放潜能负重前行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释放潜能负重前行

  • 2009年07月24日 10:09
  • 来源:

  • 0
  • 关键字:钒 钛 钒铁 钛铁 钛白粉
[导读]
 
 
2009年上半年一眨眼过去了,在国际 金融危机冲击下,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经济运行情况如何?带着这一问题,日前,记者走访了该园区。
 
“今年以来,在全市财政扶持、 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助推下,我们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引导、鼓励相关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全力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据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园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72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1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9.3%。
 
钛白产能空前释放
 
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是 四川23个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其钒钛、磷产品企业更早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去年10月最低谷时,园区34户重点企业仅有5家正常生产,其余均停产或限产。
 
面对危机,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全力帮助园区提升产品档次,拓展市场空间,度过“严冬”。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管委会也及时出台了《关于当前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措施》、《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中国钒钛之都进一步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多方面鼓励企业树立信心,做大做强;积极争取电价、税收等优惠政策;严格落实项目领导责任制等,加大对企业协调服务力度;通过深化 银企合作等,多渠道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园区累计为企业提供借款、担保和反担保2.4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和建设资金紧缺矛盾。
 
同时,园区内各企业也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节能降耗,严把产品质量关,在产品还存在一定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开足马力生产。同时,部分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谋求下一轮发展。“目前,我们已具备了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的能力。”大互通钛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随着技术改造的完成,公司产品将逐步由低附加值的锐钛型钛白粉产品过渡到生产高附加值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他进而告诉记者,公司对此次金融危机既高度重视,又把它看成是一次机遇。今年前几个月,公司一期生产线经受住了建成以来少有的满负荷且零故障连续运行的考验,同时,公司投资4000余万元的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公司钛白生产能力将提高一倍,达到3.6万吨。
 
像大互通钛业有限公司一样,目前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五家钛白粉企业中,已有三家改为生产金红石初品,一家已能生产金红石产品。在政企携手,危中抢“机”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钛白产能空前释放,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凸现:1-6月,园区相关企业累计生产钛白粉4万多吨,同比增长206.61%;高钛渣近10万吨,同比增长345.5%;生产硫酸11余万吨,同比增长105.53%。作为园区支柱产业的 有色类、化工类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上半年, 有色类、钒钛类企业累计实现产值7.95亿元和7.91亿元,分别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0.33%和40.13%。
 
“补链招商”谋跨越
 
“目前,园区内钛白企业每年产生的废酸近80万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负责人说,当前园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的循环产业链只能有效利用极小部分废酸,大部分废酸只能通过环保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企业每生产一吨钛白粉要产生6吨左右的废酸,处理每吨废酸的成本为1000余元。此外,废酸处理要经过中和、曝气、压滤、沉淀等多个步骤,生产线和环保设施的匹配程度要求高。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钛白企业在处理废酸时,不仅浪费了资源、制约了产能,同时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与此同时,攀钢转炉炼钢冶炼过程中,每年大概要产生含有钒、镓、钪等稀有金属的高钙渣30到40万吨,而目前这些钙渣大多闲置,只有少部分用作水泥填充料。
 
上述两方面的问题,随着钒钛产业园区引进的 武汉炜源实业公司利用钛白粉废酸浸取钢渣回收稀有金属元素项目的逐步落实,将得以彻底解决。据介绍,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能利用近90万吨废酸和近40万吨高钙渣。
 
今年以来,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根据发展特点,重点对钒钛和磷化工产业进行了“补链招商”,促使优势产业链更趋合理、完整。上半年,园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1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3%,新签入园项目9个,引进了 江苏博特、 长沙兴加等高科技企业,新项目全部竣工达产后,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7.4亿元。
 
同时,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在建道路、运输、环保、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为入园企业生产建设提供保障。目前,园区钒钛研发中心、污水处理厂、综合渣等项目顺利推进,污水处理厂一期、综合渣场一期现已建成;研发中心、铁路货场也将于年内建成,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园区承载大项目能力不断加强。
 
来源:中国钢企网
  • [责任编辑:edito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