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直各部门,驻惠各单位:
《惠农区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委、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中共惠农区委办公室
惠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3月30日
惠农区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工业强区、转型发展”战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工业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根据《石嘴山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惠农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现状及问题
(一)工业发展现状
2014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8.69亿元,增长9.4%;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7.05%,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达到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1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4家。
惠农区工业经济发展变动表
惠农区工业经济发展变动表
指 标 |
工业增加值 |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
|||
绝对值 |
占GDP比重 |
占二产比重(%) |
绝对值 |
占全部工业比重(%) |
|
2007年 |
39.56 |
70.58 |
95.76 |
38.2 |
96.56 |
2014年 |
78.69 |
57.05 |
82.57 |
73 |
92.77 |
1.工业基础较好。石嘴山市是“一五”时期国家确定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是宁夏工业的发祥地,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皆源自惠农。现有工业企业300多家,总资产达到400亿元以上,拥有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和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酒钢石嘴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惠冶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80多家大中型企业,形成了较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2.优势特色产业较为突出。惠农区依托早期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步发展形成了煤炭开采及洗选、电力生产及输送、冶金及金属制品、能源化工及应用、新材料、新能源六大产业。钢丝绳、镁合金、石灰氮、双氰胺、碳化硅、硅钙、炭黑、水合肼、活性炭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区首位;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居亚洲首位,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皮江法生产基地,恒力牌钢丝绳被誉为“中华第一绳”。
惠农区工业重点行业结构现状表
行业 |
2014年 |
|
产值(亿元) |
比重(%) |
|
全区规上工业企业 |
283.36 |
100 |
一、产业集群 |
156.82 |
55.3 |
其中:冶金 |
70.91 |
25 |
能源化工 |
61.44 |
21.7 |
新材料 |
24.47 |
0.9 |
二、特色产业 |
11.75 |
4.1 |
其中:新能源 |
0.5 |
0.2 |
新型煤化工 |
11.25 |
3.9 |
三、煤炭 |
42.94 |
15.2 |
四、电力 |
71.85 |
25.4 |
3.开发区建设形成规模。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自治区唯一一家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也是全国先进循环经济园区和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2014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同比增长21.22%。无论从企业规模、落户项目数量,还是经济总量来看,都位居宁夏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前位,具有较大的规模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成为石嘴山市,乃至宁夏的工业聚集区和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地。
4.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已形成电石化工、特色合金、煤基碳材、精细化工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出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嘴山市金力实业有限公司、石嘴山市鹏盛化工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组织惠冶镁业、科通冶金等20多户企业实施窑尾余热余压、废气、废水、废渣综合利用等40多项节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逐步建立起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内部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补循环、产业与产业之间的链接循环三大循环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率高、节能减排效益好的局面。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经济规模总量偏小。我区经济实力虽然在全区排名前列,但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其发展主要来自于资源要素的投入驱动,容易受到环境、能源、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为大企业、大项目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化,难以对工业发展形成有效支撑。各行业企业分布较分散,影响到关联产业集聚效应的体现。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惠农区目前已形成的六大支柱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主导技术以引进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一些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不够强,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困难,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加之受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3.产业竞争优势不强。惠农区努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发酵等新兴产业,但因新兴产业正在发展壮大阶段,因此投资拉动和产业带动作用尚不明显。传统产业也因电价、天然气价格、土地使用税等要素成本明显高于青海、甘肃、内蒙等周边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明显降低。
4.金融环境不够宽松。受产业政策限制的影响,金融部门提高了对企业贷款的门槛,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建设。同时,企业外销产品账期延长,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紧张,融资渠道不畅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主要“瓶颈”。
5.园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园区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等配套设施建设还需完善。
二、总体思路抓住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战略机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以优质增量调存量,优势产业提质增效与特色产业提速增量并重,资源开发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并重,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进退并举促转型、调结构、转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冶金、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提升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竞争力,全力打造西部钢铁之城;加快发展新型煤化工,努力构建宁夏北部能源化工产业基地;推动铝镁合金、碳基材料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三、基本原则
1.创新发展。依托优势产业和人才队伍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在重点行业、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上取得新突破;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先进工艺和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链延伸、产品更新换代、产业集群配套,形成产业竞争优势。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快产业发展。
2.集群发展。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统筹空间布局调整,整合优势资源,鼓励支持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开展配套合作,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实现产业间功能互补、合理分工、协作配套。鼓励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基地集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产业的集聚功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3.循环发展。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把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建设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统筹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园区、企业、产业间首尾相连、产业链闭路循环。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组织实施节能示范工程,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鼓励支持企业实施余热、余气、余压和废气、废水、废渣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协作发展。以实现产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互动发展、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形成城乡建设创造产业发展空间、产业发展支撑城乡建设的良好互动局面,并与区域产业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发展、配套发展、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到2017年,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390亿以上,年均增长11%;规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亿元,年均增长9%。
——节能降耗目标:到2017年能耗总量控制700万吨标煤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91%。
——重点企业培育目标:培育产值在1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家,产值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产值过30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
——基地创建目标:全力打造西部钢铁之城、镁合金及碳基新材料材料生产基地、宁夏北部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五、主要任务
——做大做强、扶持龙头。在重点行业选择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扶持,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强强联合以及通过股权、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实施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通过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 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发展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项目带动、培育增量。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增量。谋划、储备、引进、落地一批带动支撑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低能耗产业,提高产业发展层次。组织龙头骨干企业启动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化技改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升级、延伸链条。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围绕氰胺化工、氯碱化工下游产品产业链延伸,特色冶金产品多元化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以及镁及镁合金、碳基材料规模化扩张,引导企业开展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冶金、能源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型煤化工两大特色产业,用优质增量调存量,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做大经济总量,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目标。
——节能减排、循环发展。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狠抓节能减排,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产品能耗限额,落实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以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为支撑,按照总量控制原则,推动高载能企业炉型置换改造和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提高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化解过剩、淘汰落后。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公示公告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一批能耗高、污染重、工艺和设备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标准的设备和生产线坚决予以淘汰;对长期停产和亏损企业加大整合力度,建立负面清单,列入淘汰范围和关停名单,为低能耗产业发展腾退空间。
(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1.冶金产业集群
——钢铁。立足宁夏申银特钢有限公司、宁夏酒钢石嘴山钢铁有限公司、宁夏博宇特钢集团等企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和丰富钢铁产品结构及种类,实现四级(不同化学成分和强度)钢的区域规模化生产。
——铁合金炉料。重点支持惠义冶金、科通冶金、荣华缘冶金、金旌新材料等骨干企业,推进中小企业整合重组,按照节能、环保、集中的要求,以铁合金等高载能企业炉型置换和工艺技术提升为突破口,加快装备“大型化、密闭化、自动化”改造,实现矿热炉尾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实现节能减排。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在提高硅铁合金、硅锰合金、硅钙合金、稀土合金等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发展孕育剂、球化剂、蠕化剂、合金包芯线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业层次,推进产品多元化发展。
——钢铁锻压铸造。围绕申银特钢、酒钢石嘴山钢铁、博宇特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进一步发展众信机械、铭力达等钢铁延压企业,充分发挥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竞争强的配套项目,推动钢铁锻压铸造产业的发展。
——金属制品加工。立足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蓝天空间网架公司等重点企业,充分发挥原材料优势,重点发展密封钢丝绳、三角股钢丝绳、钢绞线、钢铁构件等产品的生产,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内钢材加工制作,做优做精。
2.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电石化工。重点扶持英力特化工、鹏盛化工、煜林化工、嘉峰化工、锦华化工等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现有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向产品下游产业链发展。围绕装备、工艺技术提升,下游产业链延伸、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采用对现有炉型进行改造和尾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改造,提升电石化工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拓展下游新产品领域。构筑起以氯碱化工、氰胺化工、乙炔化工等为补充的工业共生网络,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关联度较高的电石化工产业集群,促进产品精细化发展。重点培育发展以固体电石为原料的氰胺化工下游产业链、以乙炔气体为原料的氯碱化工下游产业链和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的产业体系。
电石—石灰氮—氰胺—胍盐—医药中间体产业链(或石灰氮—农药、土壤改良剂产业链)。鼓励和支持企业在不断扩大颗粒石灰氮、农肥、药肥、电子级氰胺产量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建设广谱、低毒、长效药肥、印染料、阻燃剂等产品。
电石—氯碱—PVC—塑料制品产业链。以扩大特种树脂、高纯度离子膜烧碱等产品的产能和产量为主攻方向,鼓励企业扩能发展以PVC为主要原材料的工程塑料及制品、日用塑料、薄膜等后续产业。
电石—丙烯酸—丙烯酸丁酯—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链。利用乙炔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合成丙烯酸,开发特性树脂、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皮革加工处理剂、纺织助剂、油漆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3.新材料产业集群
——镁及镁合金材料。立足惠冶镁业有限公司,继续发挥皮江法炼镁的低成本优势,鼓励惠冶进行跨区域产业融合,推动铝镁合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企业组建松散或紧密型联营体。逐步发展以高性能镁合金、变形镁合金材料、镁合金坯材、镁合金压铸件等新型镁合金材料,推动镁及镁合金材料向下游高端产业延伸,努力创造镁产业的梯次发展格局。
——碳基材料。重点扶持天净隆鼎碳化硅、华辉活性炭等企业,做大做强碳基材料产业。依托优质丰富的煤炭和硅石资源,积极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工艺,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巩固壮大黑色碳化硅,重点培育发展高纯碳化硅、碳化钛、氮碳化硅、高致密碳化硅型材和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通过尾气综合回收利用,发展甲醇、乙二醇等产品,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品质活性炭、车用炭(三元催化器)等品质碳基材料产品的开发和有机硅、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高品质硅基材料产品的开发。
(二)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型煤化工特色产业
在做大做强三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发展壮大新能源、新型煤化工等特色产业,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实施战略扩张,做大特色产业总量,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1.新能源。重点支持中利腾晖、安能生物质、华仪风能、中节能电力等企业,通过政府扶持和关联产业带动,着力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发展光伏产业、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三大产业方向。光伏产业努力形成从单晶硅拉棒、切片、组件生产和并网发电一条完整光伏能源产业链;风力发电加强对风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并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生物质能发电要统筹生物质能源发展,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及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等分布式生物质能应用。
2.新型煤化工。立足盛港、西泰、弘耀、申银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蒙西丰富的焦煤资源,进一步改造和提升煤焦化企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力提升对焦炉尾气的综合利用水平,生产烯烃及聚烯烃、甲醇、二甲醚、醋酸、醋酸乙酯及系列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合成氨、尿素及其深加工系列产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加大对煤焦油、粗轻苯、噻吩、蒽油的集中加工和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三)提升协作配套产业能力
1.热电联产。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加快石嘴山发电公司、第一发电厂和西部热电等电厂的脱硫、脱销技术改造,降低粉尘、烟尘的排放。推进国电石嘴山发电公司2×1000MW超临界项目、电投2×33万KW低热质煤热电项目、申银热电4×35万KW自备电厂项目建设。按照《建设燃煤背压式热点项目规划方案》,鼓励日盛实业等有条件的企业新上背压式发电机组,形成企业自供,区域直供的供电网络,解决生产用电、用气需求。
2.物流配送。依托陆港经济区优势,以宁津物流园、申银物流园、富海物流园等项目为支撑,重点发展“生产性物流、信息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企业和相关组织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管理和作业的标准化程度;打通内通外达大通道,构筑陆上“新丝路”。按照“融合周边、面向全国、联通中阿”的思路,建设东乌、临策铁路连接线和银西快铁延伸线、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黄河大桥、银石高速,畅通周边公路通道,整合周边物流资源,进一步深化与天津港的合作,建成西北区域物流中心。建成开发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集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和电子交易及结算平台与一体的电子口岸、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全面提高开发区信息化服务水平。
(四)实施四个专项行动
1.节能降耗专项行动。限制新建、扩建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产能,遏制能耗增长。重点限制铁合金、电石产能,放缓其它能耗高的产能,遏制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快增长的趋势。加快发展低能耗产业,稀释能耗。通过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低能耗产业,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淘汰落后产能,腾出能耗空间。加大铁合金、电石、碳化硅、焦炭等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缓解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减少消耗。实施一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减低单位能耗。发挥国家和自治区节能减排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改造、矿热炉节能改造、高压变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工程。抓好能耗限额管理,控制能耗过快增长。加大同全国、全区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执行自治区能耗限额差别电价政策,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惠农区到2017年节能降耗目标表
单位:吨标准煤、%
指标 |
能耗总量控制目标 |
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率 |
万元GDP综合能耗 |
规上工业能耗总量控制目标 |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率 |
完成量 |
700 |
3.2 |
3.92 |
515.5 |
4.91 |
2.污染减排专项行动。以《石嘴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为抓手,积极落实,分解任务,严格做到“三到位”,即目标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切实推进污染治理,进一步促进环境空气质量好转。一是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产生。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工作,把好项目审批关口,把环评要求落到实处,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五项指标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持区域增减平衡的原则,严格新增污染物项目的审批管理,决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二是全面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治理。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企业的污染减排目标责任,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通过工程、管理、结构三大措施减排措施,以大气污染防治和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全力推进电力、建材、钢铁、冶金及化工等排污大户污染减排工作。进一步完善减排监测体系,增加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扩大在线监测覆盖面。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加快智慧环保体系建设,推进环境监管信息化,确保各减排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深入开展各项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
惠农区到2017年污染减排目标表
单位:万吨
指标 |
化学 |
氨氮 |
二氧 |
氮氧 |
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理率(%) |
|
|
|
完成量 |
1.75 |
0.10 |
1.73 |
2.91 |
96 |
|
|
|
3.工业节水专项行动。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坚持循环经济理念,按照“以工艺改进为基础,以循环再生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保障”的思路,系统推进工业节水。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用水结构得到优化。一是实施工业节水改造。大力推进老企业的节水改造,新上工业企业要求一律采取节水工艺,重点抓好发电、化工、冶金、建材等耗水行业的节水,提高用水效率。二是提高水循环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用水、串联用水和回用水,推进企业用水网络集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优化企业用水网络系统,提高工业水循环利用水平。三是加大再生水利用。鼓励工业利用再生水,减少新鲜水取水量。结合污水处理回用设施的配套。四是加强用水管理。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确定主要产品用水标准和节水目标,主要用水车间和主要用水设备计量器具装配率达到90%以上,主要控制点实行在线监测,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建立严格的工业用水考核制度。五是加大再生水利用。鼓励工业利用再生水,减少新鲜水取水量。
4.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到2017年,通过化解过剩产能,使现有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业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坚决遏制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强化源头控制和事中、事后监管。到2017年底前,淘汰16500KVA以下的电石炉,12500KVA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
六、推进措施
(一)提高集约利用。根据产业、土地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的原则,推进工业用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使用。一是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为长远发展留有空间。要建立科学的项目准入门槛,为企业做大做强留下发展空间。二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依法用地的关系。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工业发展做好用地保障,确保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同时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要做好土地的开发工作。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估考核体系,提高土地配置效率,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根据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确立土地投入强度门槛,坚决抑制大规模低价圈地现象。
(二)推进重大项目。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积极谋划和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做到谋划储备一批、审批开工一批、建设达产一批、拓展延伸一批,积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后劲。围绕国家、自治区重点支持领域,精心谋划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实行区级领导包推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制,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加快申银特钢、中利腾晖、惠冶镁业、惠义冶金、嘉峰化工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存量稳定增产,增量及时发力。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链、设备链、装备链强化招商引资,主动寻求与东中部地区的战略合作,积极承接集约用地型、优势互补型、填补空白型和梯度转移型项目,推进与天津、淄博等地政府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三)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增值降耗。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企业循环链,分行业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延伸,提高上下游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环节的循环利用水平,形成物质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的循环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安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煜林化工电石氰胺循环经济等循环化改造项目。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契机,对园区废气、废水、固废进行集中整治,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力争到2017年,全区能源产出率提高2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到85%。
(四)加快创新驱动。鼓励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完善技术进步动力机制,将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拥有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名牌作为企业享受政府扶持和重点服务的条件,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进能弥补技术链条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大力推进各类研发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自身之间实现更紧密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关键技术、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五)推进“两化”融合。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搭建发展平台,落实专项资金,从示范工程入手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坚持典型引路,培育和发展信息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重视产业链信息化建设,建立专项资金,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一批信息化改造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工业生产数字化示范企业。依托经开区网络平台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开展信息咨询、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六)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扩大利用外资,激活民营资本,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大财政对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对企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优势项目发展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大产业融资力度。建立与商业银行融资沟通机制,帮助企业拓展间接融资,利用资本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优质企业的快速扩展。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优质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直接融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三是围绕四个专项行动,建立激励机制、淘汰退出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负面清单制度,确保全面完成约束性目标任务。四是探索推行园区大用户直接交易和局域电网试点工作,提高直供电交易量,降低供电、用电成本。
(七)加大招商力度。一要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式化、关联度大的项目;二要加强中介招商,发挥中介机构专业性强的优势,有效避免盲目招商,确保招商的成功率;三要加强网上招商,建立新材料招商引资网站,提供项目咨询、网上招商引资专项培训、商务考察、法律咨询等全方位网络招商服务;四要挖掘“以外引外”潜力,发挥现有企业示范带领作用,完善产业链;五要加强“以民引外”,引导民营企业与同行业公司合资合作、增资扩股;支持长期停产和发展后劲不足的企业与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实行兼并重组,盘活闲置资产。
(八)提升园区功能。按照权责相一致的原则,将工业经济管理职能向经开区转移,对市直部门下放的事权及惠农区已有的审批事项及时全面的调整至经开区管委会,进一步理顺项目报批、业务工作归类的程序,简化办理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支持经开区实业总公司或引进外来企业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对渣场、废水处理、道路清扫、公用设施维护等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管护,所需经费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付。进一步完善经开区新开发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加大对东片区、红果子、兰山园等老旧工业小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使新旧工业区的基础配套能力基本一致。每年提出本年度执法计划,合并执法检查,规范检查行为,形成部门合作的良性联动和互相监督机制。
(九)加强统筹调度。坚持月度、季度研判经济形势,研判节能降耗形势,及时预警,传导压力。创新创业融资模式,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问责力度,对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由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强化协调服务,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完善工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推进机制,强化调控工业经济和推动工业发展牵头抓总的功能。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围绕区上确定的三大产业集群和两大特色产业发展战略,以创建产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园区为抓手,制定和完善科学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细产业发展方向和各专业园区功能定位,推进产业集中向园区布局和集群发展,突出产业聚集。二是优化审批程序。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类审批和收费事项,按照《石嘴山市优化工业园区前置审批实施办法》要求,将工业项目备案及相关前置审查事项随项目移交经开区一次性审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重点建设项目、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办理、特事特办、跟踪服务,对投资2亿元以上的招商项目实行联合审批,对5亿元以上的项目实行“圆桌审批”程序。三是制定奖励政策和奖励办法。对企业通过技改、新建或招商每延伸一个产业链给予重点支持;对初次上市,增发或配股融资以及发行企业债券或股权融资的企业,以奖代补方式对管理团队给予奖励;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高科技示范项目的企业,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对认定的自治区级、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基地,以及新获得国家重大发明专利技术并实施专利产业化的项目,按自治区级、国家级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对传统企业进行“三废”综合利用和循环化改造的项目,按照投入产出比及单位GDP能耗进行排名,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四是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企业发展新观念,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要通过举办企业家研讨班、开设企业家大讲堂、成立企业家沙龙和产业协会等活动,多形式、分层次、多途径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互帮互助,搭建供求平台,引领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表1 冶金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项目列表
项目名称 |
产品及规模 |
总投资(亿元) |
总产值(亿元) |
建设年限 |
实施途径 |
||
(1)钢铁 |
|||||||
申银集团300万吨优质特钢项目 |
特钢300万吨/年 |
110 |
200 |
2013-2015 |
推进申银特钢规划生产线建设 |
||
(2)铁合金炉料项目 |
|
||||||
铁合金升级改造 |
对现有1.25万KVA及以下铁合金炉进行升级改造 |
10 |
15 |
2014-2017 |
通过对现有铁合金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 |
||
年产12万吨低微碳锰微合金炉料项目 |
建设低微碳锰微合金炉料、金属锰、生铁生产线 |
4.8 |
21 |
2015-2019 |
依托宁夏新思迪锰业公司技改实现 |
||
(3)钢铁锻压铸造 |
|||||||
年产140万吨宽厚板生产项目 |
140万吨/年 |
27 |
54.6 |
2015-2020 |
依托申银特钢公司技术改造升级或引进外来客商配套申银特钢公司实现 |
||
高标准轴承钢项目 |
轴承钢20万吨/年 |
12 |
30 |
2017-2025 |
|||
特厚钢板项目 |
20万吨/年 |
10 |
25 |
2017-2025 |
|||
(4)金属制品加工 |
|||||||
年产15万吨网架钢结构生产线项目 |
15万吨/年 |
6 |
2 |
2013-2015 |
依托蓝天网架公司通过技改扩建实现 |
||
年产5万吨钢丝绳项目 |
5万吨/年 |
2 |
4.5 |
2013-2015 |
依托宁夏新日恒力钢丝绳股份公司技改实现 |
||
年产5万吨钢帘线项目 |
5万吨/年 |
12.53 |
15 |
2013-2015 |
|||
年产100万吨钢丝绳、钢绞线、特种钢丝绳技改项目 |
100万吨/年 |
57.03 |
100 |
2013-2018 |
|||
含钒特钢深加工项目 |
特钢100万吨/年 |
30 |
50 |
2015-2018 |
依托申银特钢公司、博宇特钢公司、酒钢石嘴山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 |
||
年产7万吨锻件、铸件、机加件、热处理件项目 |
7万吨/年 |
1.5 |
5 |
2014-2020 |
依托众信机械公司实施技改扩建实现 |
||
合计 |
|
293.98 |
521.97 |
|
|
||
|
|
|
|
|
|
|
|
表2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项目列表
项目名称 |
产品及规模 |
总投资(亿元) |
总产值(亿元) |
建设年限 |
实施途径 |
|
电石化工项目 |
||||||
PVC技改项目 |
年产12万吨聚氯乙烯及100万吨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 |
20 |
25 |
2015-2020 |
依托宁夏英力特化工有限公司实施技改实现 |
|
PVC产业园项目 |
年产2万吨PVC产品(PVC薄膜、PVC人造革等) |
12 |
13 |
2014-2017 |
发挥宁夏英力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及产品优势,通过对外合作招商形式实现 |
|
年产20万吨PVC及产品延伸项目 |
20万吨电石—PVC,发展PVC型材、板材和板材加工生产线 |
11 |
50 |
2016-2020 |
||
PVC异型材项目 |
年产10万吨PVC异型材 |
6.07 |
11.5 |
2015-2017 |
||
双壁波纹管项目 |
年产6万吨PVC双壁波纹管 |
3.3 |
7.2 |
2015-2017 |
||
PVC管材及型材项目 |
年产10万吨PVC型材、10万吨PVC管材 |
10 |
20 |
2015-2017 |
||
PE管材项目 |
年产5万吨PE管材 |
3 |
4 |
2014-2016 |
||
烧碱项目 |
年产烧碱30万吨 |
11 |
12 |
2014-2017 |
依托宁夏日盛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自身技改扩能或对外合作招商实现 |
|
|
年产水合肼6万吨 |
|
|
|
||
|
年产盐酸13万吨 |
|
|
|
||
|
年产ADC发泡剂4万吨 |
|
|
|
||
聚氯乙烯项目 |
年产聚氯乙烯60万吨 |
14 |
16 |
2014-2017 |
||
ADC发泡剂项目 |
年产5万吨ADC发泡剂 |
2.0 |
3.0 |
2017-2025 |
||
合计 |
92.37 |
161.7 |
|
|
||
|
|
|
|
|
|
|
表3 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发展项目列表
项目名称 |
产品及规模 |
总投资(亿元) |
总产值(亿元) |
建设年限 |
实施途径 |
|
(1)镁及镁合金材料 |
||||||
镁合金项目 |
镁合金10万吨/年 |
6 |
15 |
2014-2017 |
依托惠冶镁业公司、宁夏华辉活性炭有限公司,通过企业自身升级改造或对外合作招商形式实现 |
|
年产20万吨镁合金循环经济项目 |
金属镁10万吨/年,镁合金15万吨/年,电石75万吨/年 |
46.5 |
155 |
2013-2016 |
||
高端镁合金产品项目 |
年产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镁合金产品4万吨 |
3 |
15 |
2014-2017 |
||
镁合金压铸件项目 |
年产适用于汽车、3C、电器等不同领域的镁合金铸件、锻件、冲压件等产品6万吨 |
12.1 |
20 |
2014-2020 |
||
耐蚀合金项目 |
年产3500吨新型高温耐蚀合金 |
1.2 |
6 |
2014-2017 |
||
硬质合金项目 |
年产硬质全金350吨 |
1 |
2 |
2014-2017 |
||
稀土镁合金项目 |
年产稀土镁合金5万吨 |
2.3 |
6 |
2015-2017 |
||
特种镁合金项目 |
年产2.5万吨特种镁合金锭及加工坯料 |
3 |
5 |
2015-2017 |
||
镁铝合金深加工项目 |
2.2万吨/年 |
2.4 |
2.8 |
2015-2017 |
||
镁合金变形材、板带材加工生产线项目 |
10万吨/年 |
5 |
10 |
2015-2017 |
||
特种镁合金及加工坯料项目 |
1.5万吨/年 |
2.25 |
4.44 |
2015-2017 |
||
镍铁及合金产业化项目 |
3000吨/年 |
2 |
3 |
2013-2017 |
||
(2)碳基材料产业 |
||||||
碳纳米管项目 |
年产500吨碳纳米管 |
1.2 |
3 |
2014-2017 |
||
碳化硅纤维项目 |
年产500吨碳化硅纤维 |
1 |
3 |
2014-2025 |
||
合计 |
88.95 |
250.24 |
|
|
||
|
|
|
|
|
|
|
?表4 新能源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项目列表
项目名称 |
产品及规模 |
总投资(亿元) |
总产值(亿元) |
建设年限 |
实施途径 |
(1)、光伏产业 |
|
||||
电子级高纯多晶硅项目 |
国电太阳能公司年产2500吨电子级高纯多晶硅生产线 |
3 |
5 |
2014-2017 |
通过对国电太阳能实施技术改造和对外招商合作启动目前停产生产线实现 |
10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
建设1000MW光伏电站 |
70 |
80 |
2014-2017 |
依托中利腾晖、北京泰豪等光伏企业组织实施 |
(2)、风电产业 |
|
||||
风电场建设项目 |
布局建设风力发电厂,装机容量50MW |
10 |
2.5 |
2017-2020 |
依托中瑞风能组织实施 |
(3)、生物质能产业 |
|
||||
生物质电厂建设项目 |
建设生物质电厂建设项目,装机容量60MW |
4 |
1.7 |
2017-2020 |
依托安能生物质热电组织实施 |
合计 |
66 |
62.5 |
|
|
表5 新型煤化工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项目列表
项目名称 |
产品及规模 |
总投资(亿元) |
总产值(亿元) |
建设年限 |
实现途径 |
煤焦化综合改造项目 |
年产焦炭110万吨 |
40 |
50 |
2014-2017 |
依托申银特钢公司、盛港煤焦化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升级实现 |
焦炉气10亿立方米 |
|
|
2017-2025 |
||
苯4万吨 |
|
|
|
||
轻柴油12万吨 |
|
|
|
||
石脑油6万吨 |
|
|
|
||
沥青1.8万吨 |
|
|
|
||
煤焦油深加工项目 |
年加工能力20万吨 |
8.5 |
14.5 |
2014-2017 |
依托西泰煤化工公司实施产业升级 |
粗苯精深加工项目 |
年加工粗苯5万吨 |
1.5 |
2.0 |
2015-2020 |
|
工业萘深加工项目 |
年产2-萘酚8000吨 |
0.8 |
2 |
2013-2014 |
依托弘耀化工公司实施产业升级实现 |
四氢呋喃项目 |
4000吨药用四氢呋喃项目 |
2.4 |
0.4 |
2014-2017 |
通过对外招商 |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生产项目 |
年产NVP、PVP各1000吨 |
0.25 |
1.6 |
2014-2017 |
通过对外招商 |
煤化工产品深加工及延伸产业和配套项目 |
建设100万吨/年醋酸、50万吨/年乙醇、45万吨/年酸酸乙烯、30万吨/年环氧丙烷、200万吨/年芳烃、6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10万吨年/丙烯酸项目。 |
331 |
341 |
2014-2020 |
依托目前正在对接的昊华峻化招商引资项目 |
合计 |
386.75 |
416.2 |
|
|
- [责任编辑:Phillip.Feng]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