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工业连续下滑 形势堪忧

湘西自治州工业连续下滑 形势堪忧

  • 2014年01月02日 14:43
  • 来源:中国铁合金网

  • 0
  • 关键字:锰,电解锰
[导读]

中国铁合金网讯:今年以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工业受主导产品锰锌价格下跌和重点企业生产快速下滑影响,全州规模工业呈现出连续下滑态势。前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7亿元,同比下降4.1%,增速位居全省末位,是全省唯一呈现负增长的市州。

一、三季度全州规模工业生产现状

 

  1.工业生产呈现出连续“下滑”的态势

  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7.7亿元,同比下降6.1%,已连续六个月增速下滑,比一季度下滑1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滑8.2个百分点。分县市看,保靖县累计下降43.3%;湘西经开区累计下降30.1%;吉首市累计下降19.2%;花垣县累计下降2%;龙山县累计增长7.6%;永顺县累计增长5.1%;泸溪县累计增长14%;凤凰县累计增长6.2%;古丈县累计增长16.5%。

 

2.轻工业快速下滑,重工业生产缓慢

  三季度,全州轻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同比下降27.6%,比一季度下滑22.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滑5.3个百分点。轻工业生产的下滑,主要是酒的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下滑所致。而重工业生产由于矿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电价、环保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重工业生产增长缓慢。三季度,全州重工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7.1亿元,同比增长0.2%,比一季度下滑1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滑9.3个百分点。

 

3.工业经济效益运行质量下滑

  全州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8亿元,同比下降10.4%,比一季度下滑1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7.6亿元,同比下降42.5%,比一季度下滑28.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9亿元,同比下降47.8%,比一季度下滑48.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2.3%,同比下降27.4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用率下降2.2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下降1.2个百分点。

  

4.三大产业集群下降9.3%

  三季度,我州矿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及生物医药产业三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44.8亿元,同比下降9.3%,产业集群总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77.8%,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5亿元,同比下降1.9%,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由于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下滑影响,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下降47.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 40.2%。

  

5.大中型企业下滑12.5%

  2013年全州共4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有4家,中型企业有40家。作为我州工业重点支柱企业今年以来生产也呈下滑态势,三季度44家大中型企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8.7亿元,同比下降12.5%,比一季度下滑11.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4亿元,同比下降16.3%,比一季度下滑1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4亿元,同比下降63.7%,比一季度下滑64个百分点。

  

二、我州规模工业生产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1.停产企业多

  1-9月,全州2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9月当月共停产72家企业,比一季度多停产12家;比上半年多停产6家,停产面达28.7%。其中锰锌企业停产55家,占我州122家锰锌企业的45.1%,近一半的锰锌企业停产。而锰锌行业占我州规模工业总量的70%以上,锰锌企业的大面积停产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下拉影响。

  

2.我州主导产品锰锌价格持续低迷,矿产业增长乏力

  截止至2013年9月底,电解锰价格在12500元左右,比一季度跌了1000元/吨左右,企业利润进一步萎缩,电解锰生产企业生产举步维艰,全州共53家电解锰企业,停产了35家,近7成企业停产,其中泸溪县13家电解锰企业,有8家停产;花垣县15家电解锰企业有9家停产。主要一是电解锰价格仍然维持较低水平,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已到越生产越亏损的地步;二是受原材料影响,锰矿产量低,全州9月锰矿石产量106.1万吨,同比下降25.6%;三是矿石品位越来越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利润低甚至亏损。

 

  电解锌价格今年一直维持在14500-15000元/吨之间,企业固然生产但利润不高,受市场需求量影响,电解锌生产与去年相比只有小幅上涨,产量同比增长4.7%,对我州工业经济拉动不大。

  

3.重点企业运行艰难

  一批重点企业生产严重下滑,导致整个工业持续走低。最突出的是酒鬼酒公司,受塑化剂事件、“禁酒令”及白酒行业调整等多重影响,酒鬼酒公司生产经营连续下滑,前9个月年累计产值4.2亿元,而去年同期11.4亿元,比上年同比下降63.3%,受市场价格低迷影响,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值同比下降40.1%;湖南振兴股份有限公司产值同比下降72.5%;湘西自治州德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同比下降34.9%;湖南省泸溪县金旭冶化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同比下降16.2%。

  

4.要素制约明显

  最突出的是电价问题,虽然去年争取到了7800万元的电价补贴,但与往年近2个亿的电价补贴相比,相差较大,目前我州工业电价比周边地区每度要高0.15元左右,每吨电解锰电价成本在5250元-5450元之间,每吨电解锌电价成本在3000元左右,电价在总成本中超过1/3,而过来都不到1/4,电价过高,企业不堪重负,生产经营困难。其次,矿石原材料供应不足,由于市场及锰锌整治整合的因素,部分锰锌采选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加上外矿引进困难,矿石原材料供应紧缺,导致部分锰锌加工企业停产。

  

三、我州工业发展下一阶段依然存在的不利因素

  

1.锰锌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势必影响下阶段企业生产

  今年以来,电解锰市场价格一直维持在12000-13000元之间,电解锌市场价格也只维持在15000元/吨左右。随着成本不断增长,锰锌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萎缩,在市场整体需求仍然疲软的背景下,锰锌价格仍难有较大起色,仍将在低位徘徊,从而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工业企业利润亏损,生产积极性也不高,停产和限产的现状将仍然得不到明显改善。

  

2. 融资渠道受限,制约工业经济的发展

  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51户,98%以上均为中小企业,且“两高一资”企业占总户数的60%。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措施,收缩银根,致使我州“两高一资”企业贷款受限,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周转困难。截至9月底,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614.8亿元、贷款余额为251.7亿元,存贷比仅为40.9%。从全州开工的技改项目资金来源看,企业自筹资金达80%至85%,商业银行贷款支持仅为15%至20%。

  

3. 工业经济下滑态势加剧,工业结构亟待调整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下滑态势加剧主要是因为矿业支撑带动能力不明显。锰锌市场价格仍在不断波动,现有产能不能释放,电解锰价格倒挂的现象短期内无法解决;食品医药产业增长乏力;新增因素缺乏,没有形成新的产能,1-9月没有一家新入规企业,也没有一家新建成投产的大项目;新兴产业尚未成型,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大。重点工业企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工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中小微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企业效益不稳定,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下阶段我州规模工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受国际国内经济放缓及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我州主导产品锰锌价格仍将处于低迷状态,现有产能不能释放,电解锰价格倒挂的现象短期内无法解决;企业利润将进一步亏损,停产和限产的现状仍然得不到明显改善。而今年新建新开工企业缺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同时由于部分重点企业运行艰难,下拉因素越发明显,预测:下阶段我州规模工业生产仍将呈现“下滑”的态势,负增长态势得不到改变。

  

五、对下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的建议

  

1.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巩固锰锌整合成果,引导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聚集,鼓励企业整合发展、抱团发展,提升“湘西矿业”品牌。力争完成三立集团6万吨电解锌扩能项目,东方矿业15万吨电解锰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技术创新、精深加工,打造大型矿业集团;致力锌系列新材料开发,突出抓好湘西国家锰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工业技改、州校科技创新合作、湘西地区开发产业项目,加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围绕湘西厚重的文化整合,完善民族工业品生产,建立规范有序、完整的旅游产品市场,真正实现我州的文化产业变成实体产业的飞跃。

  

2.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毫不动摇地推进项目建设

  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铝、钒、钾、镁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园,抓好湘西经济开发区扩规修编和项目入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湘西广州工业园产业中心和东顺纸业、华润雪花啤酒项目按期建成投产。大力支持泸溪县工业集中区、花垣县工业集中区、保靖县工业集中区三个省级工业集中区基层设施建设及新项目入园。

  

3.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使企业适应市场需要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树立积极应对的思想,消除等待观望的心理,在危机中寻找市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一是实行严细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要加大企业内部管理考核力度,搞好节能降耗和节支增效指标的分解落实;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工艺消耗和资金占用;进一步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二是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营销创新,完善营销策略,建立快速反应的营销机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4.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大力鼓励与扶持企业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来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电力、原材料、运输、资金等生产要素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审批难等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争取省实施电价补贴政策,合理调度原料供应,加强银企合作与扶持资金,确保企业达产增效。(来源:湘西州人民政府网 )

  • [责任编辑:editer]

评论内容

请登录后评论!   登录   注册
请先登录再评论!